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寒食扫松即事》描绘了寒食节扫墓时的哀伤氛围与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命与死亡、相聚与别离的深刻主题。
首句“东风微微吹雨晴”,以轻柔的春风拂过,细雨初歇,预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春山草暖雉飞鸣”一句,通过山间温暖的草地和欢快的野鸡啼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春日景象,与后文的哀伤形成对比。
“时哉物性各有适,人生悲乐难为情”两句,诗人以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世间万物各得其所,而人的情感却难以把握,悲喜交加,难以言表。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加深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客行十步九回首,寒食道旁多哭声”描绘了清明时节,行人匆匆,许多人因悼念亲人而泪眼婆娑,哭声在道路上回荡,渲染出浓厚的哀伤气氛。这一场景不仅触动人心,也反映了传统节日中对逝去亲人的深切缅怀。
“往年携手原上头,今年酹酒原上丘”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去年还曾与亲人共度时光,如今却只能在墓前洒酒祭奠,寄托哀思,凸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相逢须识梦中梦,有声莫带愁中愁”两句,诗人以深邃的哲思提醒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相遇还是离别,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乐观,即使面对悲伤,也不应让愁绪主导生活。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慰藉,也是对生者的一种鼓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人物活动和哲理性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清明节扫墓的哀伤氛围,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