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行赠林屋山人

秋风多,秋水波,行人击汰归山阿。

朝辞凤凰台,夕宿蒲苇中。

月照江流白,霜催山叶红。

征途已萧瑟,鸿雁互西东。

行看洞庭树,远在烟生处。

结庐枕山石,时时戴云雾。

未种鹿门田,岁月奄已暮。

山中九月甘菊黄,山家美酒郁金香。

苍松荫地百尺长,好呼仙客行羽觞。

速弦柱促,玄鹤为我舞,长歌紫芝曲。

拂袖还沾陇上霞,著书应长门前竹。

竹叶何青青,霞光何盈盈。

辟谷饵金石,凌虚蹑太清。

灵岩瀑布日夜悬,下有野雉雊远田。

林间仿佛白玉童,双吹铁笛上青天。

林屋之山清且虚,为问瑶草今何如?

湖上若逢双鲤鱼,烦君惠我尺素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时彻的《还山行赠林屋山人》描绘了一幅深秋归隐山林的画卷。首句“秋风多,秋水波”渲染出秋意浓厚的氛围,随后通过“行人击汰归山阿”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行旅途中,“月照江流白,霜催山叶红”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山色的斑斓,暗示了时光的流转。

“征途已萧瑟,鸿雁互西东”寓言旅途的孤独和自然的变化,而“行看洞庭树,远在烟生处”则展现出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诗人想象在山中过着简朴生活,“结庐枕山石,时时戴云雾”,并感叹岁月匆匆,“未种鹿门田,岁月奄已暮”。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中的美好景致,如菊花黄、美酒香、苍松挺拔,以及邀请仙客共饮的场景。最后,诗人以“辟谷饵金石,凌虚蹑太清”表达超脱尘世的追求,以及对友人寄信的期盼,以“湖上若逢双鲤鱼,烦君惠我尺素书”收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重。

收录诗词(148)

张时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都阃宅看烟火

正月初旬长昼昏,北风吹沙江吐云。

千门弱柳青袅袅,官院红梅开正芬。

雨霁张灯春不迟,将军烟火夜偏奇。

层层岛屿神仙见,灿灿云霄星斗垂。

宝塔崚嶒跨紫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芳兰映日琼瑶碧,菡萏凌波玛瑙红。

蜡炬光中战马鸣,奔如飞电突如鲸。

戈矛寒带阴山雪,旗甲晴挥瀚海星。

野鸽双飞乍欲没,衔枝喜鹊喳喳发。

芍药蒲萄悬翠屏,珊瑚宝贝流明月。

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

真人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

翩翩舞蝶戏穿花,海上楼台散赤霞。

须臾锦绣被满地,明珠斗大纷如麻。

城中小儿齐拍手,声声道好如雷吼。

击鼓弹筝时转喧,河汉低回挂朱牖。

夜深宾客各言归,主人长跪强牵衣。

朱苞细拆漳南橘,白碗新盛北地梨。

联床接席出丰膳,美酒平斟玉屈卮。

清宵良会岂再得,今我不醉将何为。

形式: 古风

宿南渡

路出青山峡,云移碧水艖。

新蒲没洲渚,斜日照村家。

林暝鸟翻树,潮来月满沙。

缘知丘壑内,偏自有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日舟行四首(其一)

出郭便如意,春光尽眼中。

云衣浮石淡,树杪著霞红。

野渡新添水,村禽各占丛。

桃源在何许,宛转未能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舟行四首(其二)

为爱春流好,初晴即放船。

林皋青带雨,江路淡生烟。

渔唱因风乱,莺花斗日妍。

瀛洲应不远,凝望转堪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