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四首(其四)

欲有一瓢乐,曾无二顷田。

丹诚未贯日,白发已华颠。

云意寒尤淡,松心老益坚。

年来疏懒甚,时忆旧林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我渴望有一份简单的快乐,却连两顷田都未曾拥有。
忠诚的心尚未感动天地,白发却已悄悄爬上鬓边。
云彩在寒冷中更显清淡,松树年老却更加坚韧。
近年来我越发懒散,时常怀念过去的山林泉石生活。

注释

欲:渴望。
一瓢:一点点。
乐:快乐。
曾:曾经。
无:没有。
二顷田:两顷土地。
丹诚:深深的忠诚。
贯:贯穿。
日:天地。
白发:白头发。
华颠:斑白的头发。
云意:云彩的意境。
寒尤淡:在寒冷中更显得清淡。
松心:松树的心。
老益坚:越老越坚韧。
年来:近年来。
疏懒:懒散。
甚:非常。
时忆:时常想起。
旧林泉:过去的山林泉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闲吟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人生境况的感慨。首句“欲有一瓢乐”,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渴望,即使只有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也能感到满足。然而,“曾无二顷田”暗示了他现实中并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实现这种理想。

接着,“丹诚未贯日”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真诚,但感觉自己的努力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或回报,这与“白发已华颠”相呼应,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年老体衰。诗人通过“云意寒尤淡,松心老益坚”这两句,以云的清淡和松树的老硬象征自己的心境,尽管环境清冷,内心却更加坚定。

最后两句“年来疏懒甚,时忆旧林泉”,直接表达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愈发懒散,常常怀念过去的山林泉石生活,流露出一种归隐之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哲理性和内省精神。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闲吟四首(其三)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

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

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

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闲吟四首(其二)

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

岂意天不绝,生男始为父。

且免散琴书,敢望大门户。

万事尽如此,何用过忧惧。

形式: 古风

闲吟四首(其一)

平生如仕宦,随分在风波。

所损无纪极,所得能几何。

既乖经世虑,尚可全天和。

樽中有酒时,且饮复且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闲坐吟

当年计过之,今日事难随。

天命不我祐,云山聊自怡。

无何缘淡薄,遂得造希夷。

却欲嗤真宰,劳劳应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