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义女祠

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

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

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

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

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

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濑水多么宽广,提着竹篮走向水边。
低头忙于洗涤,哪怕弄湿了罗裙也无妨。
清晨出门傍晚归,年迈的母亲还在高堂。
三十岁还不愿出嫁,谁能理解我对鸳鸯的向往。
路上遇见困境中的男子,他乞讨的模样实在令人怜悯。
给予一餐饭已是妇人的仁慈,更何况还有剩酒剩饭。
最终被你的礼仪感动,说出的话语充满感慨。
你的贞洁怕无人知晓,清澈的流水映照出你的心肠。
可悲的是伍子胥,千金也无法赎回他的冤屈。
只有像鸱夷那样深沉的心,才能增添你的光彩。

注释

泱泱:形容水势浩大。
篚:古代盛物的竹器。
漂洗:洗涤衣物。
罗裳:丝织的裙子。
适:出嫁。
困丈夫:陷入困境的男子。
肝肠:真心实意。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遭诬陷逃亡,投江自尽。
鸱夷:古代一种皮革制成的袋子,此处比喻深沉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淑妇女的形象,她在河边洗衣,不惜湿透了自己的衣服,表明她勤劳朴素、不辞辛劳。诗中的“老母在高堂”暗示了她的孝心和家庭责任感。而“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则表达了她对奢侈生活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

诗中也描写了这位妇女对丈夫的关怀以及她对困难丈夫的支持和理解。通过“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一句,可以感受到她的同情心和坚强品格。而“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的细节,不仅展示了她的慈善之心,也反映出她对生活的满足和知足常乐。

在最后几句中,“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妇女贞洁品行的赞赏,以及这种美德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接着“清流见肝肠”则是将她的高尚情操比喻为清澈的溪水,直透心扉。而对“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的感慨,则是在强调这种美德远超过物质财富的价值。

最后,“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一句,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位妇女纯洁心灵的崇敬之情,并认为她是可以带来光明和正能量的人。整首诗通过对这位贤妻良母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理想美德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收录诗词(5)

王朝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第一山

亭耸东南第一山,登临身在白云间。

市楼斜日红高下,客艇轻波绿往还。

舆地望中成异境,将军阃外亦胡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凤凰台

江山还似六朝时,老尽梧桐凤不知。

保大空存前殿佛,元嘉已没旧廊碑。

几年何德之衰也,曷日览辉而下之。

不见长安豪杰恨,诸公忍读谪仙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大涤

山合群峰路屈盘,溪行九折势蜿蜒。

云根长伴仙人迹,元盖潜通大涤天。

玉殿香消人寂寂,石坛花落草芊芊。

黄冠解识寻幽兴,为洗寒铛煮碧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老人村

山前老泽经行路,百岁翁翁犹健步。

非仙非佛非鬼神,不识人间盐与醋。

嗜欲既浅亦机深,窟宅宜与仙家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