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倪庵坐雨二首(其二)

连朝云霭霭,一夜雨飕飕。

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

润深麻长骨,湿重麦垂头。

春水可农事,只愁兵未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连续多日晨雾浓厚,夜晚雨声不断。
大雾弥漫直到天亮,雨水洗净了山色,溪流变得浑黄。
湿润滋养着植物,苎麻生长健壮,麦穗低垂因水分充足。
春水充沛利于农耕,但忧虑的是战事还未停息。

注释

连朝:连续多日。
云霭霭:晨雾浓厚。
一夜:夜晚。
雨飕飕:雨声不断。
涨雾:大雾弥漫。
黑天晓:直到天亮。
洗山:洗净了山色。
黄涧流:溪流变黄。
润深:湿润滋养。
麻长骨:苎麻生长健壮。
湿重:水分充足。
麦垂头:麦穗低垂。
春水:春水充沛。
可农事:利于农耕。
只愁:但忧虑。
兵未休:战事还未停息。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连续多日阴雨连绵的景象。"连朝云霭霭,一夜雨飕飕",诗人以生动的词语刻画出清晨云雾浓厚和夜晚雨声淅沥的场景。"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天色昏暗,山涧水势上涨,溪流变得浑黄的情景。

接下来,诗人通过"润深麻长骨,湿重麦垂头",形象地写出雨水滋润大地,使得农作物如麻生长茂盛,麦穗因水分饱满而低垂的景象,展现了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然而,最后一句"春水可农事,只愁兵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事不断、影响农耕的忧虑,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村的景色,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夜宿倪庵坐雨二首(其一)

一自入庵来,翛然百念灰。

松风晴后雨,涧水静中雷。

邻户祈蚕母,樵翁挟雉媒。

若无山外事,何必过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孟春书怀

老健羲娥不住车,东君依样做年华。

十来日雨洗梅萼,一半春风归杏花。

醉里出门忘故我,閒心到处是吾家。

临溪忽悟前程事,流水方生未到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季秋入城郡人迎鲍王有感

满城呵道涨黄尘,仪卫森严亚玉宸。

幕帟游魂勋阀旧,鼓笳杀气谱家新。

西风儿戏知何世,末俗民心只有神。

兀坐僧窗增感慨,梁公已矣更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定海

一夜南风便叶舟,天教偿我定川游。

两崖踞海潮吞脚,万石封堤水掉头。

家家活计鱼虾市,处处欢声鼓笛楼。

不用丹青状风景,逢人且说小杭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