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忞疲于哺蚕老妇悯而饷之余作古调以赞之

族孙买叶中山归,恻然闻之矜尔疲。

长腰豚蹄亟送似,未暇问到而蚕饥。

此时此念难藏假,厩焚退朝遑恤马。

马非不爱爱我人,用违其才终土苴。

试问母今蚕几筐,间关未必能补疮。

我亦有蚕非条桑,他日天机云锦裳。

形式: 古风

翻译

家族后辈购得中山叶归来,听闻此事心生怜悯,感叹你的疲惫。
急忙送去长腰猪蹄,来不及询问蚕儿是否饥饿。
此刻的忧虑难以掩饰,马厩失火,君王退朝也无暇顾及马匹。
并非不爱惜马匹,只是马的才能没有得到恰当使用,最终只能被废弃。
试着问问母亲现在有多少蚕,它们的努力可能无法填补眼前的困局。
我也有养蚕,但不是在桑树上,或许未来能织出天上的云锦华裳。

注释

族孙:家族后辈。
中山:地名。
矜:怜悯。
亟送:急忙送去。
蚕饥:蚕儿饥饿。
厩焚:马厩失火。
遑恤:无暇顾及。
爱我人:爱惜的人。
土苴:废弃。
母今蚕几筐:母亲现在有多少蚕。
间关:艰难曲折。
条桑:在桑树上养蚕。
天机云锦裳:未来的华丽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钱时的族孙在中山归来后,讲述养蚕的艰辛,让诗人深感同情。他看到族孙忙于喂养长腰豚蹄(可能是形容蚕食桑叶的情景),连询问蚕况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蚕儿正饥饿。诗人感慨万分,联想到自己对马匹的照顾,虽然马匹珍贵,但若使用不当,也会被闲置或废弃。他进一步询问族孙养蚕的情况,担心即使努力也无法弥补当前的困难。

诗人自述也有养蚕,但并非依赖常规的桑叶,而是寄托着对未来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织出华美的云锦衣裳。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对劳动者辛勤劳作的关怀和对未来的乐观期盼,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323)

钱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字:子是
  • 号:融堂
  • 籍贯:严州淳安

相关古诗词

管湖马上

去年跨马西湖曲,画船歌管声相逐。

诸友联辔俱绝俗,敲镫微吟山水绿。

今年跨马管家湖,山花欲动山禽呼。

安得诸友复联辔,如许野趣苏堤无。

野趣野翁心自可,未必行人总宜我。

尔不宜我柰尔何,春风满袖谁当歌。

形式: 古风

精庐枕上

山隐夜来山月好,幽香满地开花草。

竹梢堕露鸣屋瓴,谷鸟一声报清晓。

形式: 七言绝句

横途归路

山花荣,山禽鸣,绿杨碧涧声泠泠。

此时山翁寻故人,笋舆伊轧兮度密穿青,且行且止兮草软沙平。

溪云山雨相送迎,冲口而出我诗成。

形式: 古风

题方大夫家训

中兴天子方御戎,长城万里张魏公。

此时此家尽好武,抵掌一呼来幕中。

幕中群雄肝胆烈,指顾关河日弹铗。

若为岁晚归课儿,只说读书兴农业。

定知万事俱弗如,岂直鎗剑输毛锥。

君不见二十七年耕草庐,出师一表汗青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