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仁皇求治始,公出冠儒英。
仕路知卿相,时名独弟兄。
两朝推重德,当世服纯诚。
身后传家者,群书但满籯。
这首挽辞颂扬了宋公在宋朝的卓越贡献与高尚品德。开篇“仁皇求治始,公出冠儒英”,描绘了宋公在仁宗皇帝治理国家之初,以其出众的才学和道德品质脱颖而出的情景。接着,“仕路知卿相,时名独弟兄”两句,表达了宋公在官场上的卓越才能和深受时人敬仰的地位,如同兄弟般受到推崇。
“两朝推重德,当世服纯诚”则进一步强调了宋公在两朝都备受推崇的道德品质以及他真诚待人的形象。最后,“身后传家者,群书但满籯”总结了宋公对家族的深远影响以及他留下的丰富知识财富,这些书籍足以装满箱子,象征着他的智慧和学问将被后世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宋公在政治、道德、学问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对一位伟大人物的崇高赞誉。
不详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注想尊元老,云亡叹哲人。
恤章隆上衮,哀挽出中宸。
史入经纶迹,文藏造化神。
茄箫阳翟路,行者亦沾巾。
对未延宣室,文尝荐子虚。
书方就绵蕝,奠已致生刍。
故国悲云栈,英游负石渠。
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
族本西州望,来为上国光。
文章追典诰,议论极皇王。
美德惊埋玉,环材痛坏梁。
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
韦平传庆裔,方召起隆名。
塞上天声远,帷中庙算精。
众期调玉铉,时忽丧金城。
朝野悲何甚,邦家重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