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西山即目

抱暖驱坚径,声连千里白。

鍊水缚地骨,寒落石林瘠。

晴眶归众曜,远明表微僻。

冻涨冰叶散,风洲霰纹积。

劲草创坚立,溪翎登岸踯。

陆壑坦殊貌,群峰态转益。

陡巘未云青,潜澌结夐石。

淞流解屡合,风日争向夕。

当险值归樵,耸肩避尘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西山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季山水的静谧与壮丽。"抱暖驱坚径",形象生动地写出雪后的山路虽硬实但仍有温暖的气息;"声连千里白"则描绘出雪覆盖大地,连绵不断的白色世界。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鍊水缚地骨"和"寒落石林瘠",表现出冰雪冻结山川的冷峻与荒寂。

"晴眶归众曜"暗示着阳光穿透云层,照亮雪后的山峦,"远明表微僻"进一步强调了光线在偏远角落的映照。"冻涨冰叶散"和"风洲霰纹积"则描绘了冰雪融化和风霜凝聚的动态画面。

"劲草创坚立"象征坚韧的生命力,"溪翎登岸踯"则描绘鸟儿在雪后岸边的活动。诗人通过"陆壑坦殊貌"和"群峰态转益",展现出山势的起伏变化和各异风貌。

"陡巘未云青"暗示山顶的冰雪尚未消融,"潜澌结夐石"则揭示了冰雪在暗处凝结的景象。"淞流解屡合,风日争向夕"描绘了江流在阳光下时而冻结时而融化的过程,以及日暮时分的景色。

最后两句"当险值归樵,耸肩避尘客",描绘了山中樵夫避让行人的情景,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后西山的冬日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赞美。

收录诗词(14)

徐夜(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溪采幽流瞩引兴

西溪流水处,日夜声中生。

岩阿发奇唱,浑沦相与清。

穿林逼渐响,殊音归一鸣。

磊砢势难夷,稍此非人撄。

沿林各开境,接异新常晴。

奇路幻庸迹,回看来径并。

蓼花媚孤屿,憩流归清平。

开心纳层澜,浮影逐虚晶。

游黑过水起,流光升壁行。

奔汇入别涧,倒溜飞高明。

长歌击林木,境尽白云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九日得顾宁人书约游黄山

故国千年恨,他乡九日心。

山陵馀涕泪,风雨罢登临。

异县传书远,经时怨别深。

陶潜篱下意,谁复继高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感怀

霜余烧短草还青,薪火相催更不停。

除却文人消傲骨,惟应醇酒近颓龄。

中年丝竹伤何极,上日莺花醉未醒。

可惜风流犹正始,更无风景在新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富春山中吊谢皋羽

《晞发》吟成未了身,可怜无地著斯人。

生为信国流离客,死结严陵寂寞邻。

疑向西台犹恸哭,思当南宋合酸辛。

我来凭吊荒山曲,朱鸟魂归若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