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诗(其一)

百年鼎鼎三去一,百事不能能执笔。

规天抚地愿未毕,坐废一万二千日,徒费精神了无益。

手携诗卷行天涯,百事不成成者诗。

诗能穷尔尔不知,可怜除夕复祭之,有脯在俎酒在卮。

梅花一笑回春姿,弄笔尚自吟南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除夕诗(其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首句“百年鼎鼎三去一”描绘了岁月匆匆,人生短暂,已经过去三分之一的感叹。接下来的诗句“百事不能能执笔”表达了诗人尽管面对生活的诸多困难,仍坚持握笔写诗,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坚守。

“规天抚地愿未毕”表达了他的壮志未酬,即使身陷困境,心中仍有宏图大愿。“坐废一万二千日,徒费精神了无益”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虚度光阴的自责和无奈。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将诗作为自我慰藉和寄托:“手携诗卷行天涯,百事不成成者诗。”

“诗能穷尔尔不知”意味着诗歌成为他在困境中的精神支柱,即使生活困顿,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可怜除夕复祭之,有脯在俎酒在卮”描绘了除夕夜独自饮酒作诗的场景,虽然孤寂,但诗人以诗为祭,显得凄美而深情。

最后两句“梅花一笑回春姿,弄笔尚自吟南枝”借梅花傲霜斗雪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寒冬,也依然保持创作的热情,吟咏着南国的诗篇,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坚韧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丘逢甲的才情与坚韧。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除夕诗(其二)

长蛇东来饥而贪,我欲斩之力不堪。

坐令闾井歧商参,故居缥渺海色蓝。

羁栖复筑山中庵,此身乃虱江城南。

今夕何夕陈酒果,一家分照围炉火。

海阔山遥定思我,今夕不寐寐应可。

东风吹梦云万朵,剑光入海长蛇堕,长啸故山侍亲坐。

形式: 古风

除夕诗(其三)

岁何可守乃守岁,老大尚为儿女事。

岁去重关不能闭,岁何须饯乃饯岁。

一尊甫陈万感至,醒眼闷看司命醉。

平生媚灶苦不工,坐令三十弥困穷。

何人设祀黄羊丰,家拥金穴身三公。

仰天愁睇青濛濛,但见斗柄春回东。

形式: 古风

戊戌元旦试笔

麟笔书春后,将铭绝世功。

驰书谕殊域,草檄下群雄。

沧海波全定,神州日再中。

东西朔南暨,齐颂黑头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水仙花诗奉家君命作(其一)

廿番芳信报新年,海上愁春下谪仙。

入世花偏蜕凡骨,捲帘人自荐寒泉。

双钩写韵珍遗绢,一操飞香冷素弦。

流落纵教天不管,何曾飘坠向风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