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静三台

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

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

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

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

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

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

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

玉女金童,采将来、炼就紫金。

运转三关,驱回四象,冲和一点灵明。气结神凝。

听笙箫、一派乐音。

夙世前缘,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

行满功成,跨鸾鹤上太清。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小如同浮萍,身世漂泊,常在山东漫游。
看透人世纷扰,皆是虚幻,追求荣华富贵就像梦中景象。
盖一座小庵,依山傍水,种松植竹,形成一片林子。
屋内温暖明亮,享受清闲,胜过追逐名利。
山东月夜,微风习习,南溪碧波荡漾。
修炼至心境如灰冷,阳气初生,玉鼎自行升温。
灵气弥漫,仙花盛开,香气弥漫整个修行之地。
仙女童子采集精华,炼制出紫金丹。
调和三界,驾驭四象,灵明之心充满和谐。
气息凝聚,精神专注,聆听笙箫乐声。
前世因缘,今世遇正道,全真妙法深奥。
修行圆满,功成后乘鹤升天,进入太清仙境。

注释

飘蓬:比喻生活无定,像飘浮的蓬草。
身心落魄:身心疲惫,境遇困顿。
山东:古代泛指我国东部地区。
浑是假:完全都是虚假的。
盖个庵儿:建造一个小庵。
氤氲:形容烟气或云气缭绕。
黄庭: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丹田。
紫金:象征高洁或修炼成果。
太清:道教中的最高仙境。

鉴赏

这首元代牛真人的《宣静三台》描绘了一位云游道士的生活态度和修炼境界。诗人以自我为视角,描述了他从小漂泊不定,看透了世俗的虚幻与荣华,选择在山水之间盖庵修行,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他栽种松竹,享受清闲,不追求名利,而是专注于内心修炼,使心境如灰冷的方寸间生出阳气,修炼至玉鼎自温的境地。

诗中提到的"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恬静优美,为他的修炼提供了理想的环境。随着修炼的深入,他的精神世界愈发纯净,仙花烂漫,香气四溢,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超脱。他通过修炼,达到气结神凝,心灵与宇宙和谐共鸣的状态,听到笙箫乐音,感受到生命的韵律。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正教全真的执着追求,以及期待功成圆满,飞升太清的愿望,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道家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收录诗词(2)

牛真人(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子鬯,自号弋阳山樵。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多才能文,旁通释道之学。生平事迹均不详

  • 籍贯:姑苏
  • 生卒年:约公元1388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跨金鸾

锦堂春,璚仙朝列琼筵。

遇良辰、名香共爇,吐氤氲、瑞蔼祥烟。

庆三真、重阳五祖,愿当今、圣主遐延。昔有轩辕。

驾龙腾飞、上朝玉帝自争先。

恁时万圣齐会,宴赏共留连。

箫韶美,金童捧盏,玉女传宣。

观神宫、仙苑异景,降鸾凤、鹤舞翩翩。

仙童报,蟠桃正结,丹桂初圆。

万载金龟,千秋玉兔,老人星见,庆这些事,洞天佳景,还也胜尘缘。

无来去,天地同寿,日月齐年。

形式: 古风

李宫人琵琶引九首(其二)

龙柱雕犀锦面妆,春风一抹綵丝长。

新声不用黄金拨,玉指萧萧弄晚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李宫人琵琶引九首(其一)

琼花春岛百花香,太液池边夜色凉。

一曲《六么》天上谱,君王曾进紫霞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李宫人琵琶引九首(其三)

鸾舆五月幸龙冈,宣唤新声促晓妆。

拨断冰弦秋满眼,塞天云碧草茫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