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虎豹性食人,智者畜为戏。

形影本相亲,愚夫见而畏。

疑同不疑异,远哉愚与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虎豹性食人”开篇,巧妙地将动物的本能与人类的智慧进行对比。虎豹作为自然界中的顶级捕食者,其本能驱使它们捕食其他生物,象征着原始、野蛮的力量;而“智者畜为戏”,则揭示了人类能够驯化这些野兽,将其变为娱乐和表演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进步。

接着,“形影本相亲”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形与影的相伴,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本应和谐共存的关系。然而,“愚夫见而畏”则揭示了人类对未知或强大的事物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这种恐惧有时源于无知或误解。

“疑同不疑异”这一句,进一步探讨了认知差异的问题。在面对相似或不同的事物时,人们的反应可能截然不同,这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和歧视现象。最后一句“远哉愚与智”,总结了前文的讨论,表达了对愚昧与智慧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以及对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类与自然、智慧与愚昧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超越认知的局限,实现更加和谐共处的社会理想。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

览君古风之章句,两谢不足以下顾。

长江走澜天外来,共鹄轩风日边去。

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

惜乎志大名位卑,明珠投闇人疑之。

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古人但以才术喻富贵,自馀之外胡足思。

公初之道既如此,宜乎穷约而不悲。

愧无玉案报神藻,聊此感激成荒辞。

形式: 古风

老莱子

常羡老莱子,七十亲不衰。

飒然双白鬓,尚服五綵衣。

戏游日膝下,弄物心熙熙。

或时暂仆跌,辄作婴儿啼。

清朝万钟禄,不肯卖片时。

人生有此乐,何暇外慕为。

伊余生不造,才壮苍天亏。

搏膺念之子,叹咏形诸诗。

想象且三复,苦血下交颐。

形式: 古风

往王顺山值暴雨雷霆

苍崖六月阴气舒,一霔淫雨如绳粗。

霹雳飞出大壑底,烈火黑雾相奔趋。

人皆喘汗抱树立,紫藤翠蔓皆焦枯。

逡巡已在天中吼,有如上帝来追呼。

震摇巨石当道落,惊嗥时闻虎与貙。

俄而青巅吐赤日,行到平地晴如初。

回首绝壁尚可畏,吁嗟神怪何所无。

形式: 古风

依韵和胜之暑饮

九夏苦炎烈,入伏气候恶。

况兹大旱时,其酷甚炮烙。

争得羿复生,射此赤日落。

欲擘青天开,腾身出寥廓。

狂走无处逃,坐恐肝脑涸。

不如以酒浇,庶可免焦烁。

相呼坐僧居,顷刻釂百酌。

佳瓜判青肤,熟李吸绛膜。

尚嫌味不爽,更与冰雪嚼。

裂耳发浩歌,解颜纵善谑。

径趋无何乡,回觉万事借。

不知余中虚,外冷得所托。

真气潜遁亡,半夜忽发霍。

呕泄不暂停,迸筋走两脚。

初如巨绳缠,忽似秋蚓跃。

委顿体不支,藜床为穿凿。

君言暑饮佳,但得一晌乐。

艰难踰旬时,仅饮数斗药。

快意事皆然,遗殃慎无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