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居门早闭,雪后树重青。
不为艰危迫,谁能险阻登。
寒机与舂应,村诵隔溪听。
绝顶观沧海,海平峰上层。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隐逸之情。首句“山居门早闭”展现了诗人避开尘世纷扰,过着早起关门的生活。次句“雪后树重青”则通过雪后的清新景象,烘托出山居环境的洁净和生机。第三句“不为艰危迫”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不因外界的艰难险阻而被迫离开。
第四句“谁能险阻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的决心,暗示只有极少数人能有此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第五句“寒机与舂应”写出了农耕生活的简单和谐,寒风中石碾与舂米声相应和,富有田园诗意。
第六句“村诵隔溪听”描绘了远处村庄传来的读书声,增添了文化气息,也体现了社区的和睦与学习氛围。最后一句“绝顶观沧海,海平峰上层”以壮丽的海景收尾,诗人站在山顶,看到大海平静如镜,反映出其心境的开阔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避世隐居,享受宁静生活的理想境界,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热爱。
不详
灼灼日及华,朝荣夕已坠。
牵牛泫碧露,见晛歘憔悴。
拒霜舒晓红,惟愁夕阴至。
蜻蛚庇其根,亦复多愁思。
容色岂不佳,浮脆何足贵。
念此令人嗟,百年何流驶。
所以靖节翁,把菊有深意。
天工施巧亦无穷,开尽枝头入草中。
先借豆花来作样,旋将槐蕊缀成丛。
淡匀弄色蔷薇紫,深蒂含胎豆蔻红。
可是夏英无胜汝,鬓云一朵爱珑松。
士如圭璋,自然廉隅。一日无耻,不可以居。
上帝降衷,毁败是虞。迁史作传,爰首饿夫。
雨后月明,如醉而醒。不见其形,但见其影。
我梦初回,非曙非暝。道人无言,起舞弄景。
水鸟无声,一鹤自警。清风南来,露坠炯炯。
我病不饮,酌此清泠。超然顿悟,九万俄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