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供事述感五章(其五)

午夜祠钟发,千官集广墟。

遂看除禫服,那复见宸裾。

长隧通玄壤,明楼瞰紫虚。

松阡回望里,风雨泣涟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午夜时分,祠庙中响起钟声,千官聚集在广阔的墟地上的情景。诗人通过“遂看除禫服,那复见宸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暗示了权力更迭或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长隧通玄壤,明楼瞰紫虚”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长隧连接着深邃的地底,而明楼则俯瞰着紫色的天空,象征着地下的冥界与天界的联系,也隐含着对生死、永恒与瞬间的思考。最后,“松阡回望里,风雨泣涟如”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松林间的小路回转,风雨中仿佛有泪水在哭泣,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庄重的氛围,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已故之人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下陵二首(其一)

露行踰十里,夜黑四岩阴。

不辨云霞色,惟闻钟磬音。

堑鸦翻列火,山鬼啸空林。

欲下西陵路,前沟水正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下陵二首(其二)

窈窈山径僻,喧喧徒御归。

马逢危石住,灯入古林稀。

树密全妨盖,云寒半湿衣。

红门知不远,秋角听依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望孝宗陵

泰陵今在目,突起茂阡西。

宫殿青霄迥,松杉白日凄。

坤墟符帝宅,山寿与天齐。

黍稷明年祀,重来路不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郊坛夜步

晚步凌高榭,春空月正明。

星辰临汉畤,楼观俯秦京。

静夜松飙响,丰年谷日晴。

同心隔城市,相望转盈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