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战争中的豪情壮志。开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和不满。紧接着,“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生动地描绘出士兵离开宫殿,骑马围城的壮烈场景。
第三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则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细致描写,传达了战事的混乱与紧张气氛。最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明诗人宁愿成为一名普通的小队长,也不愿做一个只会读书的文人。这两句展现了古代士兵对武力和实战能力的崇尚,以及对于个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雄浑,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的英雄主义情怀。
不详
汉族,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
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
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森然几竿竹,密密茂成林。
半室生清兴,一窗馀午阴。
俗物不到眼,好书还上心。
底事忘羁旅,此君同此襟。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