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月沉青嶂,汀鸥卧白沙。
晓风删竹叶,秋雾补山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月色、鸟类栖息环境以及风和雾在植物上的作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
“霜月沉青嶂”一句,以霜月作为视觉焦点,将山峦描绘得清冷而深邃。霜的意思是秋天的微寒,月亮照耀在山上,使得山峦呈现出一种神秘的蓝色。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光线变化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远。
“汀鸥卧白沙”则转换了场景,描述了一幅水边的画面。汀是指河岸旁的地方,鸥是水鸟的一种,这里用来形容鸟儿栖息在洁白的沙滩上休憩。这一句通过对色彩和环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也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安详。
“晓风删竹叶”中,"删"字用得恰到好处,形容早晨微风轻拂过竹叶的声音和动作,传递出一种柔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声音的描写,也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一种赞美。
最后,“秋雾补山丫”则将视角转向远方,诗人通过秋天的薄雾来勾勒出山峦的轮廓。这一句以其柔和而又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具有深度和层次感的山水画面。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放松。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乱山草斜出,危冈竹倒悬。
人家春树里,山色夕阳边。
人远看来短,山遥淡欲无。
水边渔舍密,天际客帆孤。
雁侧风前字,烟凝雨后情。
不知谁氏子,持钓立江城。
怀袖相忘去不能,也知轻薄恶蚊蝇。
南风虽汝持权柄,只恐秋风见汝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