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梦蝶园”为题,采用东真阳韵,由晚清诗人唐景崧所作。全诗借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联“劫运河山毕凤阳,朱家一梦醒蒙庄”,开篇即描绘出历史的沧桑巨变,凤阳的运河被劫,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与衰败;朱家的美梦在蒙庄醒来,暗喻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历史的无情。
颔联“孝廉涕泪园林冷,经卷生涯海国荒”,进一步深入个体的情感世界。孝廉因失去家园而悲泣,园林的冷清与经卷生活的荒凉,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失落,以及传统文化在动荡中遭受的冲击。
颈联“残粉近邻妃子墓,化身犹傍法王堂”,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与选择。残粉与妃子墓,象征着女性命运的凄凉与哀婉;化身与法王堂,则暗示着宗教信仰在困境中的支撑作用,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尾联“谁从穷岛寻仙蜕,赤嵌城南吊佛场”,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时空,提出疑问:在困苦之地,有人寻求超脱世俗的解脱吗?赤嵌城南的佛场,成为人们寄托心灵、寻找精神慰藉的地方。这一问,不仅揭示了诗人在乱世中对人性、信仰的深思,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沉痛记忆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人性探索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