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宣教魏公的深切缅怀与敬意。首句“己自应无憾”表明逝者生前应已无遗憾,展现出对其一生的肯定与赞扬。接着“人犹叹不遭”,虽是他人之叹,却也侧面反映了逝者的非凡之处,即便在世时未能被更多人所知,但其影响力依然深远。
“簪缨门已大”一句,以“簪缨”象征显赫的家族地位,暗示逝者出身不凡,家族荣耀。而“湖海气方豪”则形容其胸怀广阔,志向远大,如同遨游于湖海之间,充满豪情壮志。
“旧国牛矶外,新阡马鬣高”描绘了逝者安息之地的景象,牛矶可能是指地名,此处泛指逝者故乡或墓地,新阡和马鬣高则形象地展现了墓地的庄严与肃穆,暗示逝者地位之高。
最后,“流芳传教子,步武接夔皋”表达了对逝者后继有人、德行可传的赞誉,同时也暗示其影响深远,如同夔皋(古代传说中的贤臣)一般,不仅在家族内部,更在社会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既是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