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牡丹倾国色,幽兰众香祖。

人间极品花,凡卉非其伍。

我为长太息,位置不得所。

牡丹蒙秽尘,幽兰插粪土。

空负此美名,无人争快睹。

天意茫茫不可窥,后先矛盾乃如许。

既予之以色与香,胡又令其遭际苦。

不受沈香亭北风,不沾空谷丛中雨。

可怜憔悴过一生,不及群花随意吐。

乃知秽尘粪土中,埋没英才不可数。吁嗟乎!

此恨同今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大镛的《偶感》以牡丹和幽兰为象征,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首句“牡丹倾国色,幽兰众香祖”描绘了牡丹的艳丽和幽兰的高贵,将其比作世间最美的花,暗示人才的出众。接下来,“我为长太息,位置不得所”表达了诗人的叹息,因为这些人才并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赏识。

诗中通过“牡丹蒙秽尘,幽兰插粪土”形象地揭示了人才被忽视和贬低的境遇,与他们的实际价值形成鲜明对比。“空负此美名,无人争快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公。诗人感叹“天意茫茫不可窥”,认为命运无常,使得优秀人才遭遇不幸。

最后,“乃知秽尘粪土中,埋没英才不可数”直抒胸臆,指出人才被埋没的现象普遍存在。结尾“此恨同今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深深忧虑,认为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借物喻人,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不公,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29)

徐大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李筠舫罗沁吾黄肖山游葛岭(其一)

直拟松颠叩寺扃,天梯九十二层经。

僧披宿雾开精舍,人御罡风立画屏。

湖影一痕浸城郭,江声三折下沧溟。

依然伟观成终古,谁向山椒再筑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同李筠舫罗沁吾黄肖山游葛岭(其二)

初阳台迥出烟霞,后乐园荒噪乱鸦。

仙令飞升仍有冢,相公赐第竟无家。

阁光蘸碧岩围竹,云气蒸香坞焙茶。

剩有苏公遗刻否,重来石壁剔苔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四月三日初到临海县(其一)

乱峰飞舞下天台,勒住重峦百雉开。

白鹤山冲云气起,金鳌涛拍海门来。

越王土宇连天尽,徐福帆樯几日回。

拟蹑括苍高绝处,青烟一点望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四月三日初到临海县(其二)

前瞰灵江后枕屏,章安锁钥控东溟。

楼台晴压蛮烟湿,城郭朝浮海气腥。

潮上鱼虾罗市白,雨余笋蕨出林青。

比邻吾土同风物,莫把华胥梦便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