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九)

海平清可鉴,淹倏云峰高。

天河耿耿气,入夜生风涛。

风起青萍末,万物旋奔逃。

走者当块鞠,飞者隐蓬蒿。

猿猴慕厥类,鸾鹤亡其曹。

壮夫柳生肘,儒士笔为刀。

血气多变化,志虑从所操。

立身重如岳,祸福犹纤毫。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咏怀(其九)》描绘了一幅宁静海面与深夜风云突变的景象。首句“海平清可鉴”展现了海面的平静如镜,而“淹倏云峰高”则暗示了山峰在云雾中的高耸。接下来,“天河耿耿气,入夜生风涛”描述了夜晚银河明亮,但随之而来的是风起浪涌,象征着世事的无常。

“风起青萍末,万物旋奔逃”形象地描绘了风起时万物慌乱的情景,无论是陆上的走兽还是空中的飞鸟,都在疾风中寻找避难之处。“走者当块鞠,飞者隐蓬蒿”进一步刻画了这种景象,行走的动物如同滚动的球,飞翔的鸟儿藏于草丛之中。

诗人以“猿猴慕厥类,鸾鹤亡其曹”比喻人们在困境中的相互依赖和失落,暗示了人在面对变故时的无奈和迷茫。接下来,“壮夫柳生肘,儒士笔为刀”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出人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壮士以柳枝为武器,文人则以笔书写抗争。

最后两句,“血气多变化,志虑从所操”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了情绪和意志随着环境变化而起伏,而“立身重如岳,祸福犹纤毫”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沉浮的深刻理解,认为个人的立场和命运如同泰山般稳固,而祸福之轻重却如毫发般细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人事,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坚韧,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十)

大鹏徙南海,瞬息须往还。

惟大乃行速,日月如投环。

六月旷程期,何以枋榆间。

贤者经世务,养翮辞故山。

慷慨以驱驰,仗策叩天关。

事一切必万,中路就险艰。

善哉于忽操,一鼓再三弹。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十一)

卓远病茕独,处幽晦其妍。

自申非所愿,相忘庶苟全。

冥情绝町畦,旷世为周旋。

形神闇以鉴,音旨默相宣。

微长忽自展,乃为外物牵。

笼禽拂其羽,钩鳞跃于渊。

百媚希见察,于余奚有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怀(其十二)

玉质天所赋,守身若黄金。

寒梅抱香雪,翠筱弄珍禽。

未希华屋宠,爱此嘉树林。虽有青铜镜,不照?母心。

独立本遗世,诼之以善淫。

龙唇凤凰足,愿以奉君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咏怀(其十三)

修饰乃窥镜,容辉讵自然。

托意匪膏沐,飞蓬良亦妍。

黄鹄振六翮,素衣仪九天。

骐骥释珠络,莽苍生云烟。

如何性情事,与俗相因缘。

坟典彰媚好,冠冕文拘挛。

守真谅不察,脉脉向婵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