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朵千英绽晓枝,綵霞堪与别为期。
移根若在芙蓉苑,岂向当年有醒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奉和文尧对庭前千叶石榴》。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意境和精妙的艺术构思。
“一朵千英绽晓枝”,这里的“一朵”指的是那石榴花开得如同云霞一般,千片花瓣绽放于清晨的枝头,显露出一种蓬勃生机与生命力。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界深厚的情感。
“綵霞堪与别为期”,诗人将这绚烂的花朵比喻成彩霞,表达了他想要与这景致长久相伴的愿望。这里的“別”字意味着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向往。
“移根若在芙蓉苑”,诗人假设将这石榴花的根移到了芙蓉(荷花)丛中,芙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与清逸,这里则是将石榴的繁盛与荷花的清雅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岂向当年有醒时”,诗人通过这样的想象,提出了一个反问——难道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我曾经拥有过这样一种精神上的觉醒吗?这里蕴含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反思,以及对心灵觉悟的一种渴望。
黄滔通过这四句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深情寄托以及个人精神追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透露着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越尘世的清新与自由。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掘兰宫里数名郎,好是乘轺出帝乡。
两度还家还未有,别论光彩向冠裳。
金声乃是古诗流,况有池塘春草俦。
莫遣宣城独垂号,云山彼此谢公游。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
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