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韩侍郎

空斋不用辟寒金,一任浮云结瞑阴。

杨秉一生三不惑,鲁山千古两同心。

风摇径竹鸿孤梦,雪冻江梅蝶敢寻。

海上归来持节使,黎涡何事动微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鏊所作的《调韩侍郎》。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韩侍郎的敬仰之情。

首联“空斋不用辟寒金,一任浮云结瞑阴。”以空寂的书斋为背景,暗示了韩侍郎的清高与淡泊名利的态度。辟寒金本是御寒之物,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显得多余,象征着韩侍郎无需外在物质的庇护,他的内心世界自有一份宁静与超然。

颔联“杨秉一生三不惑,鲁山千古两同心。”运用典故,赞扬韩侍郎如同杨秉一般,在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清醒,不被迷惑。同时,将韩侍郎比作鲁山,表示他与鲁山一样,拥有千古流传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心志,表达了对韩侍郎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颈联“风摇径竹鸿孤梦,雪冻江梅蝶敢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高而清冷的氛围。风中的竹林仿佛是韩侍郎孤独而坚定的内心写照,而即使在严冬,江梅依然傲立,象征着韩侍郎不畏艰难的精神。此处以“鸿”和“蝶”作为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韩侍郎的与众不同。

尾联“海上归来持节使,黎涡何事动微吟。”以韩侍郎归来的形象收尾,暗示他虽历经风雨,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韧。最后一句“黎涡何事动微吟”,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韩侍郎内心情感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韩侍郎的深深敬意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侍郎品格、经历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匏庵谢橘(其一)

高林霜落万星攒,论品先应荐太官。

不是诗家评素定,闽南合让荔枝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次韵匏庵谢橘(其二)

筠笼输写入金槃,错落珊瑚间木难。

本色未除君莫笑,调羹滋味也须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匏谓木奴与鸭脚子同至不宜见遗仍次前韵(其一)

霜林结子碧攒攒,苞贡何劳也入官。

只眼向人休作白,寸心为主亦应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匏谓木奴与鸭脚子同至不宜见遗仍次前韵(其二)

江南鸭脚少登槃,价贵殊方为到难。

终与木奴风味别,点茶聊称腐儒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