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闻柝》由清代诗人沈源所作,描绘了深夜听到更柝声时的思绪与情感。
首联“击柝严城凄复清,听来一一触离情。”开篇即以“击柝”这一传统夜晚报时的声响,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触动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更柝声在寂静的城中回响,每一声都仿佛触动了诗人深藏的思念之情。
颔联“天街夜静霜初落,绣阁灯寒梦未成。”进一步描绘了深夜的宁静景象。天街之上,夜色深沉,初降的霜花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冷寂。而绣阁之中,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孤寂的梦境,似乎连梦也无法成真,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颈联“宵恨短长随晓箭,韵移高下逐风声。”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声响巧妙结合。随着晨光的逐渐显现,夜晚的时光显得既短暂又漫长,如同箭矢般迅速。而风声的高低起伏,仿佛是自然界的韵律,与时间的流动相呼应,更添了一层深邃的意境。
尾联“座中有客支孤枕,归思惊催白发生。”点明了诗人的处境与情感。在座的宾客中,诗人独自一人,枕着孤枕,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思乡之情如此强烈,竟让诗人一夜之间白发丛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苦而产生的身心疲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听更柝声时的复杂情感,从外界的环境到内心的思绪,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