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辛幼安

青天不惜日,壮士偏知秋。

自古有奇画,如今空白头。

彼时当再来,吾老不可留。

天推璧月上,星入银河流。

躔度若此急,人生与之浮。

终夜自起舞,无人共登楼。

典谟有陈言,河洛非故州。

黄鹤呼不来,谁能理残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青天毫不吝惜地展示它的阳光,勇士却深知秋天的来临。
自古以来就有奇妙的画卷,而今我已白发苍苍。
那时如果还能重来,我老去的身体已无法停留。
天空推举着明亮的璧月升起,星星落入银河的流动之中。
星辰运行如此匆忙,人的生命仿佛随它起伏不定。
整夜独自起舞,无人能与我一同登楼赏景。
古老的典章虽有陈词,但故乡的河洛早已不再是旧时模样。
黄鹤不再归来,又有谁能修补我破旧的衣袍?

注释

青天:晴朗的天空。
不惜:不吝啬。
壮士:勇士。
偏知:特别明白。
奇画:奇妙的画卷。
空白头:形容人头发斑白。
彼时:那时。
再来:重来。
吾老:我老去。
不可留:无法停留。
璧月:明亮的月亮。
银河:银河。
躔度:星辰运行。
浮:浮动。
自起舞:独自起舞。
登楼:登高望远。
典谟:古代的典章。
陈言:旧有的言论。
河洛:黄河和洛水。
非故州:不再是故乡。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
残裘:破旧的衣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对辛弃疾的答诗,表达了壮志未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青天不惜日,壮士偏知秋”,以日喻时光,写壮士感叹岁月无情,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年华老去。颔联“自古有奇画,如今空白头”进一步强调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即使有才情如画,也抵不过岁月催人白头。

颈联“彼时当再来,吾老不可留”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但又无奈于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有作为。接下来的“天推璧月上,星入银河流”描绘了星空流转,暗示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的无常之感。

尾联“终夜自起舞,无人共登楼”写出诗人孤独无伴,只能独自起舞,无人理解其心境。最后两句“典谟有陈言,河洛非故州”借典故抒发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过去的怀念。“黄鹤呼不来,谁能理残裘”以黄鹤不至寓言世事难料,自己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只能面对残破的衣裘,感叹人事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答癯庵致糟蟹

秋入丹枫声怒号,吴儿得志飞轻舠。

纬以万竹澜寒涛,有法如兵勇于鏊。

彼蟹甚武殊驿骚,一霜二霜如此膏。

物生固忌风味高,最以风味无一逃。

葬之酒乡泣醨糟,一醉竟死俱陶陶。

了我一身凡几醪,死生大矣惟所遭。

饮中诸公人中豪,左手酒杯右手螯。

醉魂浩荡不可招,为君以酒博葡卜。

世间万事真牛毛,一醉一死俱蓬蒿。

恭惟不杀心忉忉,视民如蟹呜呼饕。

形式: 古风

简石桥僧璧晖

只在閒云里,房虚湿翠屏。

童归收晚果,客至歇残经。

月落千峰黑,龙归白水腥。

关门无一事,草木共冥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嶀台神弦曲(其一)

迅双桨兮刊中流,风与力兮帆无留。

瞥逝鸿兮呵慵虬,芷泣香兮木鸣樛。

宛有人兮山之幽,翠剪字兮旌柔柔。

朝阳澨兮夕阴洲,月不动兮雪霜浮。

期灵君兮一徕游,虚谷应兮寒飕飕。

酒可醺兮蘋可羞,灵不鄙兮摅吾愁。

形式: 押[尤]韵

蔡山渡

江上人家破竹门,潮来水长浸篱根。

鲚鱼一尺枇杷小,放溜船来酒满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