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秋潮

八月西风嘘沆瀣,长江协候肆澎湃。

钱塘王气天所钟,非为子胥逞灵怪。

海门三山缥缈青,双练夹岸奔雷霆。

蛟龙鼋鼍匿形影,银涛雪浪翻沧溟。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须臾潋滟潮信平,荡漾渔舟千万点。

天低暮霭袭人衣,游子兴尽各云归。

独有骚翁看不足,吟到夜月扬清辉。

形式: 古风

翻译

八月秋风吹过江面,长江顺应时节汹涌澎湃。
钱塘江的王气是上天赋予的,而非伍子胥显灵作怪。
海门三座山在远处若隐若现,江水像两条白练夹岸疾驰,雷鸣般轰响。
蛟龙、鼋鼍隐藏身形,银色的浪花翻滚大海。
孩子们习惯于踏浪冒险,旗帜在波涛中闪烁不定。
不久潮水退去,水面平静,千万艘渔船荡漾其中。
傍晚天色低垂,暮霭笼罩,游子们尽兴后各自归去。
只有诗人意犹未尽,吟诵直到夜月洒下清辉。

注释

嘘:吹拂。
沆瀣:秋天的露水。
协候:顺应时节。
王气:帝王之气。
子胥:伍子胥,古代楚国将领。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雷霆:形容水流声势浩大。
鼋鼍:两种水生爬行动物。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暮霭:傍晚的雾气。
骚翁:指诗人,这里指古代文人。
清辉: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宋诗《观秋潮》描绘了八月秋风中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写出了江潮澎湃,仿佛是天地间自然之力的展现,而非鬼神作祟。他特别强调了钱塘江的雄浑气势,暗示着王者之气的存在。海门三山在潮水中若隐若现,江面浪花翻滚,如同雷霆奔腾,蛟龙鼋鼍潜藏其中,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接着描绘了踏浪者在惊涛骇浪中穿梭的场景,展现了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勇气和熟练技巧。潮水过后,江面平静,渔舟点点,与暮霭低垂的天空形成对比,游子们纷纷离去,而诗人徐集孙却独自沉醉于这美景之中,直至夜月升起,清辉洒落,他的诗兴仍未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钱塘秋潮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23)

徐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坚冰

滕六巧呈瑞,平白一尺高。

霜风凛烈生,挟夜声如号。

冰澌条玉箸,瓦缝镜银膏。

茆檐顿暴富,掩映何奢豪。

晶光动闾里,健羡等儿曹。

此时轻脆资,坚谓千载牢。

一旦阳明升,消泮蔑纤毫。

奚独此为然,世事亦滔滔。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夜雨

夜半倏惊觉,狂风搅秋鸣。

掣电起迅雷,骤雨翻盆倾。

逆知造物意,揫敛万宝成。

天威不竟夕,须臾山月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官舍庭前古梅寻常开拶岁暮余整归装而乃蚤花不容自默

狰狞古怪虬龙枝,著花传舍宾岁晚。

往往来来几番人,老大相期疑未谖。

顾我冷眼惯相看,嗅花嚼蕊当餐饭。

横斜峭拔耐雪霜,肯媚阳和齐婉娩。

把酒邀月共说诗,疏影上衣成缱绻。

朔风吹梦入家山,鼓舞倦矣客兮返。

谁谓花先常岁期,澈夜万葩玉一本。

花应有心饯我行,吐芳非为冬日煖。

我亦逆知此花意,孤洁难与俗人混。

似嫌托根富贵场,不若栖身山林稳。

惜乎花只不能言,一花一心诚恳恳。

任它世间竞酣桃李春,花独与我结交岁寒远。

形式: 古风

采莲曲(其一)

朝露湿妾衣,暮霞耀妾瞩。

一叶小如瓜,去住无拘束。

兀棹歌采菱,袭袭薰风足。

芦叶映港清,捉对鸳鸯浴。

莲中有苦心,欲折手还曲。

折莲恐伤藕,藕断丝难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