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王万户席上

暮霭初收火树悬,银河万丈遥相连。

繁星丽千门,明月当华筵。

高堂簇绮罗,宝炬开金莲。

鳌山掩映城不夜,昆仑顶上人如仙。

忽忆穷谷之元元,不知今夕何为然?

愿得君恩如灯月,一时照耀来九天。

关塞无尘烽火息,太平有象凤毛骞。

且与将军拌一醉,高歌潦倒春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王万户宴会上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诗中运用了“暮霭”、“银河”、“繁星”、“明月”、“高堂”、“宝炬”、“鳌山”、“昆仑”等自然与建筑元素,营造出一幅灯火辉煌、星光璀璨、华美壮观的场景。同时,诗人借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君恩的渴望、对和平稳定的向往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高堂簇绮罗,宝炬开金莲”,描绘了宴会厅内装饰华丽、灯火辉煌的景象,体现了元宵节庆祝活动的奢华与隆重。“鳌山掩映城不夜,昆仑顶上人如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繁华与神秘,仿佛人间仙境。“忽忆穷谷之元元,不知今夕何为然?”则流露出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追求。“愿得君恩如灯月,一时照耀来九天”,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君主的恩惠,如同明亮的灯光与月亮,照亮整个国家的愿望。“关塞无尘烽火息,太平有象凤毛骞”,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社会繁荣的向往。“且与将军拌一醉,高歌潦倒春风前”,则是诗人与朋友共享欢乐,畅饮高歌的情景,体现了元宵佳节的欢愉氛围。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社会公正与和平的呼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繁荣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王明府园亭

久忆池亭胜,今来览物华。

松篁开晚径,鸟雀浴晴沙。

地即谈玄宅,人疑辋水家。

独怜幽意惬,不惜醉流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部兵戍蓟

叱马过幽州,横行北海头。

朔风喧露鼓,飞电激蛇矛。

奋臂千山振,英声百战留。

天威扬万里,不必侈封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蓟门雨霁

阳光隐现塞天昏,一半山容带雨痕。

新水乱侵黄草岸,残烟淡衬绿杨村。

胡收野马休南牧,汉有雄师在北门。

筹国莫矜无战伐,闻看游骑猎秋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孙都护

独念艰难日,徒劳万里神。

闻蝉惊序改,见月忆君频。

锁钥山河壮,风云号令新。

莫怜吾性拙,薄宦已忘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