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其六)

小民饰虚诈,水燥而火湿。

呵之不肯起,犹向马前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其六)》描绘了一个社会现象,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与欺诈。"小民饰虚诈"四字直白地指出底层百姓为了某种利益,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装出虚假的模样。"水燥而火湿"则通过比喻,暗示这种虚伪如同干涸的水面无法承受真实的火焰,形象地刻画出这种行为的脆弱和不实。

接下来的两句"呵之不肯起,犹向马前泣"进一步深化主题,描述了这些小民即使被揭穿,也不愿承认错误,反而在面对责备时,选择哭泣求怜,试图逃避责任。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的狡猾和无奈,以及道德风气的败坏。

整首诗通过日常场景,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也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收录诗词(412)

周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其七)

山人生计拙,种桐满山樾。

春来风云多,桐花开不结。

形式: 五言绝句

醉中题画扇四首(其一)

轻飙拂凉树,明月浸清波。

酒醉呼不醒,万物将吾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醉中题画扇四首(其二)

青山云去后,古树鹤来初。

安得结茆屋,闭门观古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醉中题画扇四首(其三)

青山日未上,绿树云犹湿。

溪回路转深,扁舟何处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