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晓来露井看樱桃,罗袖迎风不柰飘。

转向碧窗还小立,再吹箫。

箫咽春愁愁正剧,自拈香在博山烧。

日暮阑干杨柳外,落红敲。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鉴赏

这首《摊破浣溪沙》描绘了一幅清晨女子赏樱的情景,细腻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波动与内心世界。

“晓来露井看樱桃”,清晨,女子来到井边,观赏着那挂满露珠的樱桃树,透露出一种闲适与宁静。樱桃,不仅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常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娇嫩与可爱。

“罗袖迎风不柰飘”,她轻盈的罗袖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却似乎无法抵挡风的轻拂,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女子柔弱之美的侧面展现。

“转向碧窗还小立,再吹箫”,女子转身走向碧绿的窗户,站在那里,再次吹起了洞箫。箫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她内心的思绪与情感。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女子的雅致与高洁,也暗示了她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箫咽春愁愁正剧,自拈香在博山烧”,随着箫声的低沉,女子的愁绪愈发浓重。她自己点燃了香炉中的香料,让香气弥漫,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博山香炉,古代用于焚香的器具,其形状如同山峰,象征着女子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

“日暮阑干杨柳外,落红敲”,日落时分,女子站在杨柳旁,看着花瓣随风飘落,仿佛是她心中愁绪的象征。落红敲,形象地描绘了花瓣落地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赏花、吹箫、焚香、观落红的场景,展现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女子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情感细腻表达的高超技艺。

收录诗词(51)

陈继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麋公。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 字:仲醇
  • 号:眉公
  •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558~1639

相关古诗词

借榴一首赠方石

桃溪老人爱花树,家在万花溪上住。

白头重入紫薇垣,官舍今无种花处。

买花不识城市途,园中看花非我徒。

画图剪綵尽成幻,空有爱花犹故吾。

吾家海榴四五株,意欲借之如借书。

自言花借不在好,仅取数尺青扶疏。

墙根老枝不盈掬,欲借真惭少妆束。

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

城西官陌无尘埃,呼童把送休迟徊。

花根岁暮幸勿返,还我诗逋十韵来。

形式: 古风

海榴花

春花落尽海榴开,奇种谁分宝地栽。

斜日捲帘深色映,晚风隔座暗香来。

披襟更拟频烧烛,把臂何妨数举杯。

最爱芳时看不去,繁枝折向月中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榴花

未结千房实,先开五月花。

红绡帘户下,疑似汉时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榴花

丹诚映白日,艳色喜清幽。

嫩绿疏棂外,开时傍翠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