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冬阅

练士当时阅,临高共一观。

势凭朝气锐,令入晓霜寒。

事重三军国,形存八阵滩。

烧烘旗帜动,雷吼鼓鼙乾。

画守谁能犯,循环莫见端。

赴溪驱稚子,飘石走惊湍。

弹压提封静,周旋四野宽。

机深天地秘,知少古今难。

寨巧花齐出,营新月未圆。

全师充国慎,坚卧亚夫安。

鹅鹳行虽卷,貔貅伎要殚。

撒缰驰铁骑,叠箭取银盘。

避槊身藏镫,扬尘足挂鞍。

弩飞三刃剑,炮掷百星丸。

铙管喧归队,肴觞足犒餐。

父兄人自卫,凫藻众胥欢。

有志铭燕石,无劳误汉坛。

壮心徒内激,神武正胜残。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军事演习的宏大场景,展现了宋朝将领韩琦对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与卓越指挥能力。诗中通过“练士”、“三军国”、“八阵滩”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军队集结、演练的壮观画面。

首先,诗人以“练士当时阅,临高共一观”开篇,点明了军事演习的背景和规模,暗示了演习地点的高处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整个演习过程。接着,“势凭朝气锐,令入晓霜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演习开始时的气势与氛围,早晨的寒冷衬托出士兵们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决心。

“事重三军国,形存八阵滩”则强调了军事演习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其复杂多变的战略布局。接下来的“烧烘旗帜动,雷吼鼓鼙乾”,通过动态的描述,展现了演习中的紧张与激烈,仿佛战场上烽火连天,战鼓轰鸣。

“画守谁能犯,循环莫见端”两句,表达了演习中战术的巧妙与难以预测,暗示了韩琦对军事战略的独到见解。随后的“寨巧花齐出,营新月未圆”等句,进一步描绘了演习中各种战术动作的精确与协调,以及新战术的创新应用。

“全师充国慎,坚卧亚夫安”两句,赞扬了韩琦在军事行动中的谨慎与稳重,以及他像汉朝名将周亚夫一样,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接下来的“鹅鹳行虽卷,貔貅伎要殚”等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示了士兵们在演习中的灵活机动与英勇无畏。

最后,“撒缰驰铁骑,叠箭取银盘”等句,描绘了骑兵冲锋、弓箭手射击的激烈场面,展现了士兵们的勇猛与技艺。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全面展现了古代军事演习的壮观与精彩,同时也体现了韩琦作为军事统帅的高超才能和深厚底蕴。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贺宫师杜公增秩

汉唐二傅推疏白,高退当时叹莫如。

虽有清风传旧史,不闻优宠及安车。

直缘贤迹光君辅,更约师模在帝储。

何似诏公还庙席,万灵和乐浃堪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贺观文富公迁职

秘殿班崇极迩联,九重思旧及高贤。

虽知荣宠公非乐,且喜孤忠帝尚怜。

惠物裤襦联一境,得时霖雨即敷天。

万方翘首皋夔入,待见唐虞致治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贺春卿加大资政职

别殿深严峻宠班,再烦开府扼秦关。

棠郊阴满修前治,蕙帐香销在故山。

天意未容贤者乐,官方唯许老时闲。

苍生况结为霖望,岂要穷边俗吏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走笔戏呈机宜著作与诸同席

不草边书绝塞氛,英僚高会喜同群。

朋间射鹄虽连中,坐上飞觥不五分。

烈士感时何晚岁,男儿行乐是从军。

速挥大白申严令,多得红心即战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