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射箭比赛的场景,充满了仪式感和礼仪规范。首先,质参(箭靶)已设置好,执旌(持旗)的人已经就位,干侯(箭靶架)也已竖立。在这样的准备下,比赛正式开始。
箭手们在射箭时遵循着固定的规则,动作流畅而有序。他们不仅注重技术的施展,更讲究礼节,互相谦让,相互致意。在射箭完毕后,他们登堂入室,举止得体,展现了君子风范。
“射夫命射”一句点明了射箭活动的指挥者,而“射者之声”则强调了箭手们在射箭过程中的声音,可能是指他们发出的号令或助威声。同时,“御车之旌”可能指的是驾车者的旗帜,与射箭比赛的氛围相呼应。
最后,“既获卒莫”意味着比赛结束,所有的箭都已射出,比赛圆满结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射箭比赛的庄重与优雅,以及其中蕴含的礼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