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爱听筝声曲,贪看锦上花。
青年去如失,白发坐来加。
政复怜身世,无徒恋物华。
劝君坚晚节,湖畔卧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晚节的感慨。首句“爱听筝声曲,贪看锦上花”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深喜爱,通过听筝乐和赏花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青年去如失,白发坐来加”两句,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青春易逝、白发渐生的自然规律,蕴含着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政复怜身世,无徒恋物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感叹个人命运的多舛,也反思对物质世界的过分依恋,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最后,“劝君坚晚节,湖畔卧烟霞”一句,以劝告的形式,鼓励人们坚守晚年的高尚情操,选择在湖光山色中安度余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闻说遂昌县,青山绕郭多。
民居时间树,学舍只依坡。
春雨香芹藻,秋风冷薜萝。
遥知讲经暇,高兴托弦歌。
怜君负才艺,命与壮心违。
回首已华发,半生犹布衣。
山空芳草歇,海阔蛰龙稀。
岁晚东阳道,含凄赋式微。
十载论交久,相亲若弟兄。
同为天上客,复此越中行。
暑雨田苗秀,斜阳驿树明。
分携亦常事,此别各关情。
东浙佳山水,兹山势孰俦。
朝仪曾会禹,祀典尚因周。
作镇誇吴越,分缠属斗牛。
登高揽今古,千载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