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四)

清夜抱瑶琴,弹向青楼月。

心乱不成音,哀弦半欲绝。

更阑玉指寒,曲尽阶苔滑。

怅然忆远人,愁心不可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夜抚琴的情景,琴声伴随着月光,情感深沉而复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波动与思念之情。

首句“清夜抱瑶琴,弹向青楼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瑶琴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乐器,此处象征着女子内心的高洁与情感的细腻。她选择在月光下弹奏,不仅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也是在与自然界的美好相呼应,试图在孤独中找到一丝安慰。

接下来的“心乱不成音,哀弦半欲绝”两句,直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状态。琴声与她的心绪交织在一起,混乱而不成调,仿佛她的思绪无法平静,情感难以自控。这种“半欲绝”的琴音,既是对情感的表达,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更阑玉指寒,曲尽阶苔滑”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寂静,以及女子长时间弹奏后手指的冰凉。这不仅是物理上的寒冷,更是内心深处情感的冷寂。随着曲子的结束,台阶上积聚的露水使得地面变得湿滑,这一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凄美感,同时也象征着女子情感的流逝与无力。

最后,“怅然忆远人,愁心不可拨”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与无法排解的愁绪。在这静谧的夜晚,她只能通过弹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但这份思念与愁苦却如同无法拨动的琴弦,始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女子在深夜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收录诗词(20)

李以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五)

贱妾岂无夫,其奈天一方。

梦魂飞不到,万感激中肠。

浴蚕溪水远,拾翠郊原长。

黄昏深闭阁,暗泪洒衣裳。

私心在何许,日夕思时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晚

晨兴长意佳,独坐开半扉。

池塘澹不流,轻燕帖水飞。

青阳醉万物,随地生光辉。

云飞与川驰,何处不生机。

安得浴沂者,浩歌以同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梅花下有怀水石邓山人

钟鸣山院深,野静烟光阔。

北风昨夜寒,吹落瑶台雪。

怀人隔海滨,岁暮音书绝。

梦破罗浮春,坐惜枝头月。

形式: 古风

夜经龙兴寺

野寺经行处,秋风满客衣。

僧残空法界,犬吠出岩扉。

木落寒山静,云深古径微。

踌躇清梵杳,空带月明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