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花瓣随流水飘散,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易逝,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消逝的感伤和无尽的愁绪。"伤春何处最多愁"一句,以设问的方式强调了春天离去带来的深深哀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红妆独倚阑干立"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她的美丽与寂寥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等待。"望尽征帆不下楼"则表达了女子对行舟远去的亲人无尽的期盼与不舍,她不愿离开那栏杆,仿佛通过凝视就能捕捉到归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女子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离愁别绪和个人情感的微妙变化,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画面感。曾棨作为明代诗人,其作品往往情感真挚,这首《即事》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