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李泣别图

苏武天山下,吞毡齧雪花。

谁知寄书雁,飞到汉皇家。

去日持丹节,归头满素华。

相随李校尉,别泪泣胡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苏武与李校尉在天山下的离别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感。首句“苏武天山下,吞毡齧雪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苏武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形象,他不仅忍受着食物的匮乏,还要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接下来,“谁知寄书雁,飞到汉皇家”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苏武对故乡和国家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忠诚不渝的精神品质。

“去日持丹节,归头满素华”两句,通过对比“去日”的坚定与“归头”的苍老,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转,苏武的坚守与牺牲得到了时间的见证。最后,“相随李校尉,别泪泣胡沙”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苏武与李校尉的离别,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民族大义的体现,他们的眼泪,不仅为离别的痛苦而流,更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泣。

整首诗通过对苏武和李校尉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英雄气概,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对国家的忠诚。

收录诗词(67)

左国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酬方郑二子见访

野院夕阴入,扫除仍布筵。

地经残雨后,人醉碧萝前。

落日归双鹭,乔林响万蝉。

凉飔吹不断,应为两高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与空同太室游上方寺

宝地千年会,金尊二月花。

但期游白日,忽已暮烟霞。

塔迥星河倒,坛虚水月赊。

留欢更笙磬,同醉远公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夜宴

落月不到地,高堂风露凉。

共因重九逼,先泛菊花觞。

银烛题诗换,罗衣客醉香。

更深不归去,故绕竹篱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雨后繁台寺访高子读书处

塔院谈经处,吾来风雨时。

秋深林叶散,云度磬声迟。

莫拟登楼赋,应歌伐木诗。

古廊明月夜,翘首动遐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