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重登凤凰台

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

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

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

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沧桑感与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联“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开篇即点出时间跨度之长,以及诗人重访旧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十年未至,再登高台,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过往的回忆,更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物是人非的哀叹。

颔联“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以自然景象喻示人生哲理。清流虽历经千回百转,最终仍归于大海,象征着事物的循环往复;而明月则永恒地挂在天空,表达了不变的真理与永恒的情感。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颈联“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又静谧的画面。郭外的荒村被茂盛的野草覆盖,显得格外荒凉;城中的远处树木笼罩在寒烟之中,更添了几分萧瑟。这一联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衰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观察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尾联“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将视角转向了传说中的仙坛。仙坛本应是仙人聚会之地,如今却冷清无比,笙箫之声早已消失。诗人独自面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和弯曲的栏杆,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感慨。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8)

张家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五层楼

缥缈层楼连碧汉,白云积翠入空微。

东回古寺钟初动,南绕长江水一围。

返照半含沧海日,远帆斜没钓鱼矶。

登临一笑成今古,怪底王生便赋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晓发珠江

萧萧江上一帆轻,风急迎流白浪惊。

晓日暖开芦苇岸,悲笳寒彻石羊城。

百年事业青山在,万古危途游子情。

遥忆铁桥归未得,雪梅当路为谁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立春后一日林孟易仲己叔吾兄弟

大江佳气映朝晖,好鸟方随昨日归。

临水种梅当荜户,对门垂柳即鱼矶。

何须乱世怀轩冕,却喜东风长蕨薇。

更有芳邻能载酒,春眠真与世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先文烈兄没产复勘偶成一律

夜卧绳床雷雨动,短檠相照一窗寒。

乱离何处堪回首,魂梦犹如未解鞍。

一卷离骚悲屈子,三归弹铗笑冯驩。

萧然剩有闲心在,憔悴多惭漂母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