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官员在学校的闲适与无奈,他面对江上秋雨中摇曳的蘋花,心中充满困惑。诗人自嘲官职清闲,感叹自己像攀援树木的猴子般无所作为,暗示了对官场功名的淡泊。他劝告上级不必过于苛求他的成效,而希望与同僚共享乐趣。
诗人提到自己有时会技痒难耐,借读书或作诗来排遣,醉眼朦胧中品评文字高低。生活贫困,但还能享受些许家庭温暖,然而夜晚的危险如同虎豹环伺。天气寒冷,钟鼓声模糊不清,门外的敲门声惊扰了他的睡眠。他以汉代重视儒学的历史为背景,表达对文学价值的坚守,期待能如王维、孟浩然那样得到明主的召唤,参与朝廷的文治活动。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和个人志向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