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其二)

竟夕如人语,风声在柳条。

寒虫留屋角,野烧入山腰。

小院秋将老,长吟酒未消。

坐看残夜月,低度隔溪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清代谭敬昭的《秋夜(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首句“竟夕如人语”,以拟人手法写夜晚静得仿佛有人轻声细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微妙的氛围。接着,“风声在柳条”描绘了微风吹过柳树,带来沙沙声响,增添了秋夜的生动感。

“寒虫留屋角”聚焦于屋角的秋虫鸣叫,虽寒意袭人,但虫声却依然顽强,寓含着生命的坚韧。而“野烧入山腰”则通过山腰间燃烧的野火,暗示季节更迭,秋意渐浓。

“小院秋将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衰老感,小院中秋色渐深,万物凋零。诗人借酒浇愁,“长吟酒未消”,饮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坐看残夜月,低度隔溪桥”,诗人独自坐着,凝视着即将落下的残月,月光低垂,穿过溪上的小桥,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深夜孤独的沉思以及对未来的淡淡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萧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

谭敬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阿道上作

惊风阵阵卷黄沙,一路春寒不见花。

残月疏星杨柳陌,载将残梦听琵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

兰桨驻笙歌,花田散绮罗。

夕阳人影乱,深树鸟声多。

野色迷香径,酣红点绿波。

南园春草满,诗思近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晓起园中

夜雨过山家,晖晖下日华。

露葵团宿蝶,风柳见藏鸦。

邻叟来移竹,儿童学种瓜。

始知怀葛俗,幽处未全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海门诗卷

家世擅文学,坡翁承老泉。

君才如叔党,诗集又斜川。

乍淬剑尤利,未开花正妍。

识涂惭老马,敢说著先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