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

三聘玄纁莫可辞,此行为满故人思。

一宵共榻论心事,却被司天太史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多次邀请我以珍贵礼物相待,我无法推辞这次行程,因为它能满足老朋友的期待。
我们整夜促膝长谈心事重重,却没想到连司天监的太史也已知晓。

注释

三聘:多次邀请。
玄纁:古代贵重礼品,黑色和红色的丝织品。
莫可辞:无法推辞。
行为:这次行程。
满故人思:满足老朋友的期待。
一宵:一夜。
共榻:同床共枕。
论心事:深入交谈内心之事。
被:被动语态,表示不知情。
司天太史:古代观测天文的官员。
知:知道。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末年至元初年的文学家杨公远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关系。首句“三聘玄纁莫可辞”,玄纁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的“三聘”意味着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而“莫可辞”表达了诗人对这重托无法推辞的心情。这句话展示了诗人被朝廷看重,但同时也感到压力和责任。

第二句“此行为满故人思”,则透露出诗人的这一举动是为了满足那些怀念他的人,可能包括朋友、同僚或其他知音。在这里,“故人”指的是旧友,而“满”字则表达了一种充实感,意味着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回应和满足他们的期待。

第三句“一宵共榻论心事”,讲述了诗人与他人一夜之间共寝而眠,交换内心深处的秘密。这里的“一宵”表达了一段短暂的时间,而“共榻”则形容了亲密无间的情谊,“论心事”揭示了交流的内容是彼此的心声和忧虑。

最后一句“却被司天太史知”,意指这些私密交谈竟然被司天监的官员——太史所了解。这里的“司天太史”通常掌管着天文观测、历法编制以及记录国事等职责,但在这里,诗人用其象征着权力和知识的集中代表,暗示即便是最隐秘的情感交流也难逃权力的耳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特定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他对于个人隐私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体察。同时,它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权力对个人的渗透和影响。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

秋气平分雨乍晴,残云敛尽楚天清。

野人不趁□花课,赢得今宵看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二)

盖世功名水一杯,君曾勘破个中来。

平生不问凡红紫,莫逆交情只是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八)

庵外山环翠作堆,庵前山秀长台莱。

主人日日携琴去,直到松梢月上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五)

屋瞰梅间倚竹林,一炉香篆一张琴。

有时月上黄昏后,三弄寒梅夜正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