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三)姜肱

伯淮英朗,经通纬治。四海抠衣,多齐孔氏。

□使图形,幽房韬被。碧海浮桴,青州逃世。

形式:

鉴赏

黄省曾在明代以一曲《高士颂九十一首》中的第八十三首,对姜肱进行了高度的赞誉与描绘。姜肱,作为古代的高士,以其英朗的气质和通达的经学,赢得了广泛的敬仰。他如同齐国的孔子一般,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是在治理国家的策略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黄省曾通过“伯淮英朗,经通纬治”这一句,直接点明了姜肱的才华横溢与学问的博大精深。他的思想犹如滔滔江水,既宽广又深邃,能够纵横捭阖,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姜肱的影响力广泛,四海之内,人们都愿意追随他的脚步,学习他的智慧,这与孔子在春秋时期的影响如出一辙。

接着,“四海抠衣,多齐孔氏”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姜肱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这里的“抠衣”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姜肱面前谦恭的姿态,就如同孔子时代的人们对孔子的尊敬一样。姜肱不仅在学术上与孔子相提并论,更在精神层面影响着后世,成为人们追求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的典范。

“□使图形,幽房韬被”这一句虽然文字有所缺失,但可以推测是描述姜肱隐居生活的情景。他或许选择远离尘嚣,于幽静之处修身养性,如同古代高士般,不为名利所动,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姜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

最后,“碧海浮桴,青州逃世”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姜肱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碧海之上,小筏随波逐流,象征着姜肱在纷扰世间保持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干扰;而“青州逃世”,则暗示着他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归宿。这两句话不仅展现了姜肱的超凡脱俗,也表达了作者对其高尚品格的深切赞美。

综上所述,黄省曾通过这首诗,不仅赞扬了姜肱在学术和道德上的卓越成就,更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高士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四)□宁

宁也何自,管仲之孙。片金弗顾,割席远歆。

龙德既显,豹隐是徵。甘心玄寞,郡阁图形。

形式: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五)郑玄

康成蚤颖,博极群典。得五马门,大道是勉。

几授尊高,杯崇温俨。八尺之躯,终焉闭敛。

形式: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六)任安

定祖儒流,世有赞言。披求迁传,感激仲连。

性情咸得,出去忧缠。清虚无染,圭组永捐。

形式: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七)庞公

庞公真隐,志凌冰雪。弗慕荣华,自宁巢穴。

遗与人殊,身于世绝。茹秀鹿门,欣怡云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