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青城哀

花月大梁道,自古帝王都。

青城当日初筑,绣错与茵铺。

岂料铜驼荆棘,两作天家狴犴,新故鬼相呼。

出尔反乎尔,报应理非诬。千载后,歌麦秀,吊遗墟。

不知衔璧何处?瓦砾满平芜。

富贵总成春梦,一例天荒地变,仁暴感人殊。

重读靖康史,使我泪沾裾。

形式: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青城哀》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林朝崧所作,以青城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昔日繁华的大梁(洛阳)如今成为废墟,曾经的宫殿如今荆棘丛生,铜驼(象征皇权)沦为囚禁之所,暗示了王朝兴衰的无常。"出尔反乎尔,报应理非诬"揭示了因果报应的道理,认为历史的轮回并非虚妄。

诗人进一步借"千载后,歌麦秀,吊遗墟"表达对过往荣华的追忆和对遗迹的凭吊,"衔璧何处"则寓意着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命运未卜。"富贵总成春梦",揭示了人生如梦的虚幻,"仁暴感人殊"则对比了仁政与暴政对人民的不同影响。最后,诗人通过"重读靖康史,使我泪沾裾",表达了对北宋靖康之耻的深深痛惜,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沉痛反思。

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林朝崧对于历史兴亡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一)「感春」次任公韵

罗带频宽腰似削,伤别伤春,自掩红泥阁。

尽日玉钩垂绣幕,一庭丝雨添萧索。

渐近黄昏风更恶,狼籍残红,命比佳人薄。

空与东君留后约,已无心管花开落。

形式:

蝶恋花(其二)「感春」次任公韵

咫尺红墙银漠远,旧日枝头,误了游蜂恋。

梦隔梨花云一片,沧溟总比春愁浅。

十二湘帘垂又捲,倚竹竛竮,翠袖无人见。

除却思君心不变,近来已觉梳妆倦。

形式:

蝶恋花(其三)「感春」次任公韵

吟到白头情最苦,肯抱琵琶,再嫁浔阳贾。

日落春潮归别浦,断云脉脉含残雨。

寂寞欲留春作主,绿暗西园,一梦成今古。

恼杀流莺声不住,东风满眼飘轻絮。

形式:

蝶恋花(其四)「感春」次任公韵

冷落閒庭铺碧草,数点残英,倦蝶香犹抱。

门外斑骓嘶不到,陆郎廿载长安道。

可是今生缘未了,昨夜灯花,故故将人恼。

望断玉珰缄札杳,宁知绿鬓为君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