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淡山岩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淡山淡岩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人物的追忆。首句“淡山淡姓人安在”,以淡泊的山名引出对隐士踪迹的探寻,暗示了淡泊名利的人已经不知去向。次句“徵君避秦亦不归”,借“徵君”指代古代的隐士,他们如秦时的隐士一般,选择远离尘世,不愿回归。
第三句“石门竹径几时有”,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居画面,石门与竹径象征着隐者的居所,诗人询问这样的环境何时能再遇。第四句“琼台瑶室至今疑”,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让人对淡山岩的神秘和美丽充满遐想。
第五句“回中明洁坐十客”,想象在明亮洁净的环境中,十位朋友围坐畅谈,欢歌笑语,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聚会的怀念。最后一句“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淡岩天下稀”,诗人将淡岩与阆州城南的景色进行对比,表达对淡岩独特景致的赞美,认为其稀世罕见,胜过他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淡山岩的隐逸环境和历史典故,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浮沉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