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八咏(其五)东林夜雨

烟雨濛濛古梵宫,院庭深悄若无僧。

林梢一点荧荧碧,知是层楼供佛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古寺之中,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庄严。

首句“烟雨濛濛古梵宫”,以烟雨蒙蒙的天气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远的氛围,古梵宫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古老而神秘。这里的“古梵宫”不仅指出了地点,也暗示了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沉淀。

次句“院庭深悄若无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的氛围。在这样一个深邃而安静的庭院里,仿佛连僧人的身影都已消失,只剩下一片寂静。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环境的清幽,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第三句“林梢一点荧荧碧”,笔锋一转,将视线从地面拉向天空,描绘了一抹微光在林梢闪烁的情景。这抹荧荧的碧光,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某种内在光芒的象征,它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给人以希望和指引。

最后一句“知是层楼供佛灯”,点明了这抹光的来源——供奉佛像的高塔之上的灯火。这一句不仅揭示了画面的核心,也蕴含了宗教信仰的力量,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在这样的夜晚,灯火成为了连接现实与超凡世界的桥梁,赋予了整个场景以深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夜晚古寺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宁静、庄严与超脱,是一幅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蒲州八咏(其六)栖岩叠巘

山色荧青不染尘,何年精舍构嶙峋。

也知遍入閒人眼,为现云閒清净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蒲州八咏(其七)妫汭夕阳

妫水桥边日下迟,笼葱一片冷胭脂。

山川良是风犹古,想像英皇下嫁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蒲州八咏(其八)玉官飞湍

冷云深处漾寒清,千仞悬流玉练明。

车马往来山下路,何人到此濯尘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幽居奉借遁庵尊兄严韵呈隐之润之二英弟一粲(其一)

解鞍借榻避风埃,净拂风轩待我开。

诗句堕前还忘却,聊书岁月记曾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