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刘季孙

刘侯岁覆春堤料,居不曾闲须我劳。

未嫌清浊各有携,匪报琼瑶以为好。

吏诃单绞自可更,儿笑接䍦从复倒。

为怜徒步此青袍,重忆归来著黄帽。

官忙未向林野疏,时清不废诗书傲。

梨花如雪许重寻,秋实垂墙晚方到。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翻译

刘侯治理春堤一年繁忙,他的居处从不空闲需我操劳。
他不嫌弃清水浊酒各有所爱,不是为了回报美玉,而是真心喜爱。
面对官吏呵斥,他独自承受,孩子笑声中杯子也常翻倒。
他怜惜我步行官场的朴素衣袍,想起归乡时我戴的黄帽。
公务虽忙,他不忘亲近自然,闲暇时读书吟诗,保持高傲。
期待着梨花盛开如雪,秋天硕果累累才会来到。

注释

刘侯:对官员的尊称。
覆:治理。
劳:操劳。
清浊:指酒的清与浊。
匪:不是。
琼瑶:美玉。
吏诃:官吏呵斥。
单绞:独自承受。
接䍦:举杯。
徒步:步行。
青袍:朴素官服。
黄帽:归乡时的帽子。
林野疏:亲近自然。
诗书傲:保持高雅的诗书生活。
梨花如雪:梨花盛开。
秋实:秋天的果实。
晚方到:到得较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过刘季孙》。诗中,诗人描绘了刘侯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他不仅负责春堤的维护,还要处理各种事务,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勤劳。诗人赞美刘侯不以清浊为嫌,乐于助人,且对朋友的馈赠并不求回报,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在描写刘侯的家庭生活时,诗人提到孩子欢笑、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以及刘侯虽然身着青袍(官职不高),但内心对读书和自然的热爱并未减少,即使官务繁忙,也保持着对林野和诗书的追求,显示出他的雅致和高傲。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与刘侯再次相聚的期待,希望能在梨花盛开的季节重访,共享秋实的收获,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过金堤刘景文

云间高堞如云白,草下深濠如草碧。

逶迤陇断出平堤,前见黄河如带直。

官居乃在城西原,荒台古木乌鸟翻。

美人芳气如秋菊,坐令晔晔弃中园。

不忧泑泽豪不杀,夜识汉中龟鳖在。

借须走马候水曹,后时此会何由再。

霸陵往来初避名,执贾不回人更惊。

无心踯躅路寝养,服车安用仍一鸣。

未若捧罂何不可,二豪螟蛉与蜾裸。

况闻举案良亦贤,那爱五花论酒钱。

不然憭慄坐岁晚,风入衰柳催寒蝉。

我论李君其趣独,自喻愚公徙王屋。

是中聊可外形骸,官闲方辔相与来。

形式: 古风

过熊耳山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

蜂蚁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

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馀一龛。

我来扪石望荆杞,此山阅人亦多矣。

形式: 古风

初与文潜入馆鲁直贻诗并茶砚次韵

黄侯阅世如传邮,自言何预风马牛。

草经不下天禄阁,诗入鸡林海上州。

兼陈九鼎灿玉铉,并缀五冕森珠旒。

后来傀磊有张子,姓名并向紫府收。

青春一篇更奇丽,势到屈宋何秋秋。

洮州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

赠酬不鄙亦及我,刻画无盐誉倾国。

月团聊试金井漪,排遣滞思无立锥。

乘风良自兴不浅,愁报孟侯无好诗。

形式: 古风

别关景晖二首(其一)

邺王台上几追陪,台上鸦鸣古甓摧。

每对灯前青玉笛,不辞花下白银杯。

九重幽梦骊驹近,百卉佳时鷤䳏催。

更约欢呼须继日,从教河汉卷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