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秋日旅感》描绘了秋天将尽时旅人的思乡之情。首句“万里秋将尽”,展现出季节更迭,而诗人远离家乡,已度过漫长的三个秋天。“三年客未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离家已久,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苦。
“寒云愁桂岭,落月梦柴扉”通过寒云笼罩着远方的桂岭,以及夜晚梦中出现的简陋柴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怀念和对家的渴望。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寒云和落月都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野迥清猿急,江空白雁稀”描绘了野外的开阔和空寂,清越的猿鸣与稀疏的飞雁,更增添了诗人孤寂的旅人形象。这两句以自然景物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邻家响砧杵,岁暮叹无衣”,通过听到邻居捣衣的声音,诗人感叹年终时节自己却无衣可换,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温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在动荡时局中的漂泊之苦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