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夫子九日拟登吴山因雨不果原韵

重九宜晴雨声密,相望窗前秋瑟瑟。

未过小圃访黄花,恐负花期被花责。

芳辰寂寂遣情难,倦插茱萸感百端。

身世浮萍空碌碌,何如秦女早乘鸾。

怜予夙怀林下志,幼对溪山愿差遂。

年来四壁聊可栖,悠然三径有馀致。

潇潇风雨静中听,竹影松枝帘外青。

兴到岂知尘内事,烟云间泼墨无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冯娴的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天气与诗人的心情。首句“重九宜晴雨声密”,写出了重阳节本应晴朗,但实际却是细雨连绵,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接着,“相望窗前秋瑟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隔窗相望,感受到秋意的凄凉。

“未过小圃访黄花,恐负花期被花责”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赏花的遗憾,担心错过花期会被花儿责怪,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向往。接下来,“芳辰寂寂遣情难,倦插茱萸感百端”通过插茱萸这一习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感慨,对人生际遇有所反思。

“身世浮萍空碌碌,何如秦女早乘鸾”以浮萍自比,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忙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如仙子般早得幸福的羡慕。后两句“怜予夙怀林下志,幼对溪山愿差遂”回顾了诗人早年的隐逸之心和对山水的热爱,如今虽生活简朴,但仍能从自然中找到乐趣。

结尾“潇潇风雨静中听,竹影松枝帘外青”描绘了宁静的雨夜,诗人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中,忘却尘世烦恼。“兴到岂知尘内事,烟云间泼墨无停”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投入,即使身处平凡,也能在心中挥洒自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7)

冯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落叶诗原韵

秋林萧瑟近寒塘,树树飘残叶上霜。

几阵因风惊蛱蝶,数声和雨醒鸳鸯。

閒阶竞落依蛩响,远渚轻飞杂雁行。

最爱深宫流锦字,不教红粉怨昭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游百泉

仲月春始和,远郊阡陌静。

数里闻水声,豁然入灵境。

桃李犹含萼,森肃长楸劲。

沦涟映红玉,蘋藻浮青镜。

太行亘天末,遥瞻似云靓。

溯流寻神源,圆折纷珠迸。

喁喁见鱼乐,鳞鬣自适性。

善病久罢欢,暂使心目莹。

至哉苏门人,今古谁与并。

形式: 古风

秋意

相如绿绮秋弦急,霜侵树影寒蛟立。

塘水泠泠湘佩清,遥山翠澹巫娥泣。

啧啧虫吟四壁空,千金赋得长门宫。

含毫思苦朝来渴,病骨生春蜀酒浓。

形式: 古风

春晚曲

楝花风起春如醉,海燕劳劳云碎碎。

湖头两桨白昼閒,莫愁深下珠帘睡。

笋生斑玉柳生绵,陌上人归草似烟。

辘轳声促银床冷,玉井飞红堕碧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