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首答拈险韵者(其三)

数遍群芳总不如,愿将杂佩报春馀。

东归洛浦华琚珥,南望湘灵锦瑟虚。

梦断荒山惊宿羽,影摇寒水上行鱼。

折花莫便传江驿,自有神光照里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情感与深沉的思考。首句“数遍群芳总不如”,直接点明了梅花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它超越了其他花卉,独树一帜。接着,“愿将杂佩报春馀”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梅花比作珍贵的杂佩,用来报答春天的余韵,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东归洛浦华琚珥,南望湘灵锦瑟虚”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梅花的形象。洛浦华琚珥,指的是洛水之畔的华美装饰,这里借指梅花的美丽与高洁;而南望湘灵,湘灵是古代传说中的湘水女神,此处象征着梅花的神秘与超凡脱俗。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不凡。

“梦断荒山惊宿羽,影摇寒水上行鱼”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梦断荒山,暗示了梅花在诗人梦境中的存在,而惊宿羽则表现了梅花在荒山中独立的姿态。影摇寒水,行鱼则是动态的描绘,通过光影的摇曳和鱼儿的游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孤高与清冷之美。

最后,“折花莫便传江驿,自有神光照里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重与保护之意。折花传江驿,意味着将梅花的美丽传播到远方,但诗人提醒,梅花自有其独特的神光,不需要借助外力来照亮人间。这不仅是对梅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哲思。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四言

山虚水深,残雪萧萧。古月堕碧,高天泬寥。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

梅花次唐崔道融韵

齧尽睡荄雪,先春良独难。

石崖压骨瘦,潭月照神寒。

谁信笛中奏,只应天上看。

清刚最耐久,未便早摧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画梅

寒风动茅屋,孤芳自空谷。

荒山人迹稀,明月照幽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梅花次元和张京度韵

一出万花尽,匹俦良独难。

君方病疏野,我亦梦高寒。

持赠有馀意,相思追古欢。

山中大风雪,何处访袁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