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归二首(其一)

说到求闲意便狂,是非荣辱已相忘。

只身牛马随人唤,万事痴愚是我当。

弃世祇缘谋世拙,逃名非敢为名香。

山中剩有闲风月,携幼归来两径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忆归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描绘了一位追求闲逸生活的文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说到求闲意便狂”,开篇即以一种戏谑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闲适生活的渴望,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将这种追求视为一种狂热,既体现了对世俗功利的不屑,也暗含了对自我内心追求的执着。

“是非荣辱已相忘”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表明他已经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平静与解脱,不再为外界的评价和得失所困扰。

“只身牛马随人唤,万事痴愚是我当”则以一种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愿意像牛马一样随他人召唤,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社会的束缚;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些行为是出于自己的“痴愚”,暗示了他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质疑。

“弃世祇缘谋世拙,逃名非敢为名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规则的不满与逃避,以及对名声的淡泊。他认为自己之所以选择逃离尘世,是因为在世间的谋生之道显得笨拙,而逃避名声并非为了追求名声的香气,而是对名声的真正价值有所怀疑。

最后,“山中剩有闲风月,携幼归来两径荒”两句,点明了诗人最终的归宿与追求——在山林间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他希望与家人一同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的生活,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嘲、反思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在追求内心自由与和谐生活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活动。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归二首(其二)

名忝甲科非易得,官登别驾不为卑。

十年食禄知踰分,两考无功敢自欺。

驽马祇应贪栈豆,鹪鹩敢拟到天池。

薄田可了山中事,行路高低各自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到象州

山荒溪曲鸟啼频,日午层峦锁瘴云。

城市近知官有法,峒蛮甘与兽为群。

杀人有约偿牛马,疗病无医扣鬼神。

到处土丁来问候,不通言语自谆谆。

形式: 七言律诗

寓象州九日二首(其一)

水寒山瘦雁来天,发短皮枯客老年。

有酒莫虚时节过,无诗其奈菊花妍。

象台月好留光景,龙石风高洗瘴烟。

歌笑一场浑未了,明朝尘鞅又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寓象州九日二首(其二)

西风吹鬓落尘沙,偶向天涯漫忆家。

九日登高凭绿酒,一年归兴负黄花。

爱名偶尔同陶令,落帽忘怀想孟嘉。

乘兴却忘人老大,贪看山水不知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