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春轩六咏(其一)瞻尼坛

画里瞻尼父,庭前即杏坛。

春风吹绿树,真作泗滨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邵宝以“容春轩六咏(其一)瞻尼坛”为题,将目光聚焦于一处名为“瞻尼坛”的地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画里瞻尼父,庭前即杏坛。”开篇两句,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相融合。尼父,即孔子,这里指代儒家文化的象征。诗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瞻仰着孔子的圣像,而庭院前的杏坛,则是孔子讲学之地,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播。这两句不仅营造出一种崇敬与缅怀的氛围,也暗示了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春风吹绿树,真作泗滨看。”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春风轻拂,绿树成荫,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孔子及其思想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生机勃勃的隐喻。诗人将这一场景比作“泗滨”,泗滨在古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用以强调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如同泗水之滨的文明,滋养着整个社会,影响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同时,诗中蕴含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精神。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容春轩六咏(其二)拟渠井

横渠复古心,纸上聊云尔。

我画我中庭,亦复横渠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容春轩六咏(其三)先春台

两树分红白,同然见复心。

开花还结子,吾道古犹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容春轩六咏(其四)晚秋圃

秋菊有黄花,有朱亦有素。

靖节醉东篱,为识花心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容春轩六咏(其五)鼋峰庭

万古水中山,一峰山下石。

古貌独苍然,不受风涛蚀。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