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子令宪西归(其三)

古来明戒有弦钩,伯父胡为苦好脩。

累尔南行数千里,我之自取尔何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自古以来就有关于谨慎行事的警言,就像琴弦上的钩子一样引人警惕。
为何我的伯父如此执着于修德,不断南行数千里呢?

注释

古来:自古以来。
明戒:明显的警告或教训。
弦钩:琴弦上的钩子,比喻警示或约束。
伯父: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伯父。
胡为:为什么。
苦好脩:非常努力地修养品德。
累尔:让你劳累。
尔:你,指代伯父。
南行:向南行走,可能象征着艰难的旅程。
数千里:几千里路。
我之:我(的行为)。
自取:自己招致。
何尤:有什么过错或责怪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从子令宪西归》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古人的明智告诫为引,表达了对堂弟(从子令宪)长途跋涉返回南方的关切和自省。"古来明戒有弦钩"暗示过去的教训如同琴弦上的警示,提醒人们谨慎行事;"伯父胡为苦好脩"则质问自己为何过于追求某种事物,以至于让堂弟承受长途劳顿。诗人承认这是他自己的过错,"累尔南行数千里",并认为自己应对此负责,没有过多责备堂弟。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关怀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从子令宪西归(其五)

古人为学戒悠悠,说命惟从务敏求。

识此味时那可已,更从来处验吾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从子令宪西归(其六)

弘毅规摹本末周,既难分付又难酬。

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莘乐处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安同知赴阙(其五)

闭门睡息正齁齁,野卉蓬蓬烂不收。

只忧一夜西风急,恼乱东邻卒未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安同知赴阙(其四)

未须多买酂侯田,且可同乘曲逆船。

昨夜皛山云作雨,东流一水径通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