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冠子(其一)

憔悴江山,凄凉古道,寒日澹烟残雪。

行人立马,手折江梅,红萼素英初发。

月下瑶台,弄玉飞琼,不老年年春色。

被东君、唤遣娆红,高韵且饶清白。

因动感、野水溪桥,竹篱茅舍,何似玉堂金阙。

天教占了,第一枝春,何处不宜风月。

休问庾岭止渴,金鼎调羹,有谁如得。

傲冰霜、雅态清香,花里自称三绝。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翻译

江山憔悴,古道凄凉,寒日下淡烟笼罩着残雪。
过路人在马上停下,折取江边的梅花,红花白蕊刚刚绽放。
在月光下的瑶池仙境,仙女们飞舞,青春常驻,春色无边。
春神唤来娇艳的花朵,赞美它们高洁的品格和清新的香气。
野外的溪流小桥,竹篱茅屋,哪里比得上华丽的宫殿。
上天赋予它春天的第一枝,无论何处都适宜赏月吟风。
不必询问是否像庾岭解渴那样珍贵,或是金鼎调制美食,谁能比得过。
它傲视冰雪,姿态优雅,香气宜人,在花丛中自称为三绝。

注释

憔悴:形容面容或景物衰败。
古道:古老的道路上。
立马:骑马站立。
江梅:江边的梅花。
月下瑶台:月光下的仙境。
弄玉飞琼:仙女般的美丽景象。
东君:春神。
饶清白:富有清高纯洁的品质。
野水溪桥:乡村的流水小桥。
玉堂金阙:华丽的宫殿。
占了:占据。
第一枝春:春天的第一抹生机。
庾岭止渴:典故,比喻珍贵难得。
金鼎调羹:比喻高超的烹饪技艺。
傲冰霜:坚韧不屈。
花里自称三绝:在花丛中自认为独一无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江山景象,凄凉古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立马的人停留片刻,手折 江梅之时,那红萼素英的花朵初次绽放。月下瑶台,传说中仙女在此弄玉飞琼,场景美好却又带有一丝不老的寂寞。而东君唤遣娆红,更增添了一份春意盎然。

诗中的“因动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野水溪桥、竹篱茅舍的感慨,这些景物在诗人眼中竟与玉堂金阙相比,显得分外珍贵。天教占了第一枝春,似乎在询问这份春意何处不宜,但又不禁自信地认为无论何处皆宜风月。

最后两句“傲冰霜、雅态清香,花里自称三绝”中,诗人以傲冰霜比喻梅花的高洁和雅致,再次强调了这份春意的独特与珍贵。整首诗通过对江山古道、寒日残雪、江梅初发等景象的描绘,以及仙境瑶台和东君唤遣娆红的神话色彩,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和独到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香山会

向神前发愿,烧香做咒。断了去、娼家吃酒。

果子钱早是遭他毒手。更一个、瓶儿渗漏。

才斟两盏三盏,早斟不勾。又添和、薄漓半斗。

奴哥有我,奴哥道有。有我时、当面荡酒。

形式:

倚西楼.往来与月为俦,舒展和天也蔽

禁鼓初传时下打。虚过清风明月夜。

眼如鱼目几曾乾,心似酒旗终日挂。

银汉低垂星斗斜,院宇空寥银烛卸。

西楼萧瑟有谁知,教我独自上来、独自下。

形式: 词牌: 倚西楼

倾杯序/倾杯乐

昔有王生,冠世文章,尝随旧游江渚。

偶尔停舟寓目,遥望江祠,依依陌上闲步。

恭诣殿砌,稽首瞻仰,返回归路。

遇老叟,坐于矶石,貌纯古。

因语□,子非王勃是致,生惊询之,片饷方悟。

子有清才,幸对滕王高阁,可作当年词赋。

汝但上舟,休虑。迢迢仗清风去。

到筵中、下笔华丽,如神助。会俊侣。面如玉。

大夫久坐觉生怒。报云落霞并飞孤鹜。

秋水长天,一色澄素。

阎公竦然,复坐华筵,次诗引序。

道鸣鸾佩玉,锵锵罢歌舞。栋云飞过南浦。

暮帘卷向西山雨。

闲云潭影,淡淡悠悠,物换星移,几度寒暑。

阁中帝子,悄悄垂名,在于何处。

算长江、俨然自东去。

形式: 词牌: 倾杯乐

剔银灯.庆生第五子

古来五子伊谁,有唐室、五王称首。

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柳。英名不朽。

更东汉、马良并秀。君今也、五男还又。

应是五星孕就。

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后。个般非偶。

好与醉、刘伶五斗。

形式: 词牌: 剔银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