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

谁能竟日把书看,荡桨扶筇十里间。

未办深藏豹林谷,不妨时到虎丘山。

秋来千顷境绝丽,老矣北窗人极闲。

忽见题名在尘壁,馀生那得许坚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谁能整天沉迷于读书,撑着船桨,手握竹杖,在十里之间游走。
没有打算深深隐藏在豹林谷中,偶尔去趟虎丘山也无妨。
秋天来临,千顷景色分外美丽,年迈的我坐在北窗下,生活极其悠闲。
忽然发现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尘封的墙壁上,剩下的岁月怎忍心如此固执和顽固。

注释

谁:疑问词,指代某个人。
竟日:整天。
书:书籍。
荡桨:划船。
扶筇:手持竹杖。
未办:没有打算。
深藏:深深隐藏。
豹林谷:隐秘的山谷。
虎丘山:苏州名胜,有历史遗迹。
秋来:秋季来临。
千顷:大片土地。
境绝丽:景色极为美丽。
北窗人:坐在北窗下的老人。
极闲:非常悠闲。
题名:写下名字。
尘壁:布满灰尘的墙壁。
馀生:剩余的岁月。
那得:怎能。
许坚顽:忍受如此顽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游虎丘》,描绘了作者对阅读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晚年生活的闲适态度。首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谁能整天沉浸在书本之中,暗示诗人更倾向于户外活动。他选择荡桨乘舟,手扶竹杖,游览十里之间,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第二句进一步描述了他的行程,即使不能隐居于深山豹林,也愿意时常造访虎丘山,享受其宁静与壮丽。虎丘山是苏州的名胜,这里风景优美,诗人借此抒发对山水的热爱。

秋天来临,千顷之地景色如画,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却能在此时此地过着极为悠闲的生活。尾联以发现自己的名字题写在尘壁上的细节收束,诗人感慨余生短暂,不禁自嘲自己过于固执,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游历虎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岁月流逝的淡淡哀愁,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游虎丘寺

重游吴子国,又入虎丘山。

长日挽人住,好风将我还。

儿童陪胜践,长老记衰颜。

无复尹和靖,西庵空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玉霄亭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

作赋兴公虚想像,谪官司户实飘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登扬州郡圃小金山遥碧亭

绝岛浸中零,飞来枣叶轻。

碧天围斗野,红日下芜城。

山作脩眉翠,人添老眼明。

园林多胜地,独爱小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程吉老抚干以英石见遗层叠可爱报之以此

几净窗明丈室间,炷香危坐不开关。

如何密密深深地,忽有层层叠叠山。

珍重故人初入手,携持使我得怡颜。

从今石友常相对,世上交游费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